程健:再硬的骨头也要“啃” 阜阳市广泛开展“青年之家”主题活动季 团瑶海区委举办青年读书会话家国情怀 东至县开展“我和我的祖国”主题快闪活动 庐江县名师送教团队赴金寨县开展“扶贫送教” 阜南县集中开展“普法第一课”活动 合肥市锦绣社区举办第八届全民文化月晚会
07版:综合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710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9年10月11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710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程健:再硬的骨头也要“啃”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通讯员 何立春 朱泽卫 本报记者  发布日期:2019-10-11 10:21:58

  “6时,起床,吃饭。昨天和水磨村民组七十多岁的张之英联系好,今天去看望她。水磨组距村部有三十多千米路,因进组道路正在整修,只能步行进山……”  
  这是桐城市黄甲镇水岭村驻村工作队扶贫专干程健的一篇工作日记。像这样的扶贫日记,两年时间,程健记了满满四大本;像这样的走访,来回都是几十千米,经常是迎着朝阳出去、披着月光返回。
  程健,桐城市黄甲镇中义中心学校教师,2017年5月被组织选派到该镇水岭村参加驻村扶贫工作队工作。  
  黄甲镇地处桐城市西部山区。水岭村是该镇最偏远的一个村。全村有29个村民组,建档立卡贫困户321户,贫困人口1165人,人口居住分散。  
  从学校到村部,从教室到为民服务中心,从面对学生教学到面对困难群众帮扶,全新、陌生的工作对程健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要想在村里扎住根,就得从最硬的骨头开始啃起”。在得知村扶贫资料建设相对滞后这一情况后,程健主动请缨:“我年轻,有精力,电脑操作也非常熟练。这个事我来做。”“十大工程”资料、“一户一档”资料……一切从头开始,他一页一页地翻看,一项一项地对照审核,一个数据一个数据地录入电脑,经常忙到深夜。
进村后的前半年时间,为了熟悉工作,程健吃住在村部,走遍所有贫困户,近200天,他没有回家一趟。白天走访,晚上整理资料,日复一日,月复一月。照料老人、送孩子上下学等家庭事务全部交给了妻子。 
  水岭村地处高山,茶叶品质高。但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一直销路不畅。“如何做大、做强主打产业”是程健驻村工作后一直思考的问题。过去,群众采用保守的种植方式,茶叶产量低、品种单一、销售面窄。在进组入户走访中,程健做了大量的调查工作后,向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建议,对茶户、茶地进行升级改造,引进高品质的茶叶品种。另外,面对茶叶制作品质不高、销售困难这一现状,程健带领村干部一方面挨家挨户宣传,号召群众将鲜茶统一加工;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各自的人脉资源和熟知的网络资源进行推介。在他们的努力下,现在每年贫困户户均茶叶销售增加三千克以上。部分茶农家的茶叶还出现了从未有过的脱销现象。
  “贫困户茶叶销路广了,收入稳定了,他们脱贫信心也更足了。”在谈到茶产业发展前景时,程健脸上溢满了自信。 
  如今,水岭村实现了整村出列,219户脱贫;发展集体茶园40亩,建成了两个扶贫车间,带动三十余户贫困户一百一十余人实现就业;村集体经济从2016年的2.5万元提高到2018年的30多万元。 
  再过一年的时间,程健就要回到学校,但和村民结下的深厚情谊让程健感慨万分,“成为扶贫专干是我这大半辈子做过的最骄傲的事”。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