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岗村:我们是“大包干精神”第三代传承人
02版:祝福祖国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707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9年09月30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707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在小岗村:我们是“大包干精神”第三代传承人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报记者 徐徐 傅军 发布日期:2019-09-30 09:54:29

    1978年一个寒冷冬夜,在凤阳县小岗村一间破旧茅草屋里,18个村民摁下“红手印”,立下“生死状”:“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缴)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刹(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18位村民的果敢,开启了中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小岗村因为被誉为“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
     9月17日下午,包括当年大包干带头人之一严宏昌的孙子、小岗学校八年级学生严才顺等6名本报学生记者走进大包干纪念馆、“当年农家”,认真观看反映小岗村“大包干”进程的珍贵图片,重温了当年小岗村“大包干”从酝酿、发生到发展的整个历史进程,与严宏昌面对面采访,严才顺从爷爷的一言一行中深刻感受新中国成立70年来辉煌成就,一起回忆习近平总书记来小岗视察时提出的新期望,共话小岗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深化改革不止步,以敢为人先的精神干在实处,继续在深化农村改革中发挥示范作用,努力走在全国前列。

 

我在纪念馆里见到四十一年前的爷爷

□小岗学校八(1)班本报学生记者  严才顺
    9月17日下午,作为安徽青年报学生记者的我在参观大包干纪念馆时,见到了41年前爷爷的照片,也看到了他当年亲手按下的红手印,照片上的他十分瘦弱,但目光坚定,一副敢做敢当的模样……
    我的爷爷叫严宏昌,是当年大包干的带头人之一,在纪念馆了解到爷爷的故事后,我回到家中专门采访了爷爷,跟他共话今昔。
    “现在的小岗村比起以往就像是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呀。”爷爷微笑着对我说,“小岗村是一个穷困潦倒的村子,很多人都吃不饱饭,当时爷爷在上学,但每天只能吃二两米粥,早上一两米粥,晚上晚自习放学一两米粥,中午的时候就跑到学校外面挖一些野菜吃。就这样过了整整两年。有一天,我回家时发现家里人全不见了,他们都出去要饭了。我想了想,为了吃饱肚子,最后我决定不念书了,去跟他们一起要饭。”
    “爷爷,那您不念书之后是怎样维持生活的呢?为什么现在的小岗村不穷了呢?”我问道。
    爷爷语重心长地说:“在我不上学之后,我每天可以要到一顿饭的钱,但并不能吃饱饭,村子里当时提出的‘包干到组’不能让所有人都吃饱饭。在1978年12月时,我召集小岗村20位农民开一场会议,而在场的只有18位,其他两位还在外面要饭。在会议上,我提出了‘包干到户’的建议,并写了一张契约书,要求所有人签字画押,并按上一颗鲜红的手印。国家当时不允许‘包干到户’这样的行为,查到则是死罪。但最后18位农民还是签下了这一纸‘生死契约书’。接下来的一年内,我们所有人秘密地行动起来,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种起庄稼来。1979年时,小岗村上交给国家的粮食是任务的十几倍。从此,小岗村再也没有人吃不饱饭了,‘包干到户’这一举动迅速在全国传开,我们将‘包干到户’称为‘大包干’,我们18位农民是这‘大包干’的带头人了。”
    我激动地说:“那我岂不就是‘大包干’带头人的后代啦。”爷爷说:“是啊,你是‘大包干’带头人的后代,以后小岗村的未来还要靠你们这代年轻人啊,你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好‘大包干精神’,让小岗的未来更美好。”


小岗再出发

□小岗学校八(1)班本报学生记者  徐  央
    在施行“大包干”之前,小岗村流行着这样一句话“你站我也站,工分照样算”。就这样让这块本就不富裕的土地变得更加贫瘠。当时的人均粮食收入最少三四十千克,最多不过人均九十多千克。以至于每家每户都穷得揭不开锅,只好去外面要饭。“泥巴墙,茅草房,泥巴门,泥巴床,泥巴藤里没有粮”是当时小岗村民最真实的写照。在施行“大包干”之后,国家要求小岗村上缴1400千克粮食,但小岗村却为国家贡献了一万多千克粮食。从这之后,小岗村村民不再为粮食而发愁。
    如今的小岗村,从人均收入22元到现在的人均收入2.102万元,这是“大包干”41年的进步。如今小岗村,正如严金昌爷爷跟我们形容的那样——每家每户“吃不愁,穿不愁,家家都住小洋楼,户户还要建车库”。
    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小岗再出发,我们也要再出发。


小岗歌唱新生活

□小岗学校八(1)班本报学生记者  严湘茹
    小岗,“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
    41年来,小岗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项事业取得了明显的进步。现在村里铺上了宽阔的柏油马路,路两边栽种了许多郁郁葱葱的花花草草,还兴建了自来水塔、小岗学校和幼儿园,还有农贸市场和休闲广场,以及大包干纪念馆等许多建筑设施。现在家家户户有了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电用器,甚至许多家庭都买上了小汽车、盖上了高大的楼房,人们真正过上了好日子。农民们咏唱新的生活是“吃不愁,穿不愁,腰里别着‘十块头’,又娶媳妇又盖楼”。
    “大包干精神”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改革精神;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诚实守信、风险共担的担当精神。我们长大后,要为家乡的建设贡献出十分的力气。


弘扬“大包干精神”

□小岗学校八(1)班本报学生记者  张蕊子
    我虽长在小岗,但对它了解得不太全面,随着采访,我对小岗村有了更加深入了解。
    如今,小岗村已是4A级旅游景区,家家户户都住着小楼房,可当你进入小岗村时,你会发现里面还隐藏着一间茅草房,走进它先入眼帘的是一幅牌匾,上面写着“当年农家”四个大字,走进草房,看到的是泥巴路,进了屋子,光线黑暗,空间狭小,破旧不堪,与我们住的楼房完全不同。从20世纪70年代的草房到80年代的瓦房,再到如今的小楼房, 从1978年每年人均22元的收入,到了去年人均2.102万元的收入,41年来,小岗村的变化太大。
    听“大包干”带头人之一的严宏昌爷爷说,以前的小岗村吃饭靠国家、花钱靠国家。穷则思变。以前的他,一边要饭,一边上学。比起以前,我们的生活已经幸福太多了。他说,他们按下红手印是杀头坐牢也要做的事,是为大家不为自己。
    41年后的今天,我们更应该要弘扬小岗精神——敢闯敢干,敢为天下先。


与时代同行

□小岗学校八(1)班本报学生记者  周逸泽  周雅茹
    我们的第一站是经历了46年风雨的茅草屋“当年农家”。导游姐姐介绍说,这间茅草屋看似貌不惊人,但它却是“大包干精神”最初起源的地方,通往新时代的大门就是在这里开启的。一进屋门,就有一种沧桑的气息扑面而来,马上就把我们带到了41年前那个寒冷的冬夜。18位朴实勇敢的农民按下一颗颗鲜红的手印,签下了生死契约书……掀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新篇章。
    参观完茅草屋和纪念馆后,我们又采访了两位“大包干”带头人。我们先采访的是严宏昌爷爷。他说,“大包干”的成功有三点原因:一是人民群众敢想敢干,二是要有一种实事求是的精神,三是国家和社会给予的支持。随后,我们采访了严金昌爷爷,他说,小岗村最大的变化主要是精神和经济的变化。正是因此,小岗村才能够始终与时代同行、与时俱进。

 

★校长说
    小岗学校的学生们能够作为安徽青年报学生记者参与到“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采访活动中,感谢安徽青年报社为学生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希望学生记者们能继承和发扬小岗人敢闯敢干、敢为人先的“大包干精神”,提高写作能力,用心用情去书写小岗村的美好未来、书写祖国的灿烂明天。
                                   □凤阳县小岗学校校长  邱建闯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傅军摄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