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召荣:初心在农民和学生身上 夏义全:一生从教 大爱无涯
06版:高校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705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9年09月25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705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董召荣:初心在农民和学生身上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19-09-25 10:08:31

全国模范教师 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
董召荣:初心在农民和学生身上

  9月,离玉米收割、小麦播种还有个把月的时间,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的董召荣教授就急得坐不住了,“小麦很快就要播种了,老百姓最喜欢换品种,换来换去影响产量”。他当即给定远县永青合作社社长黄长丰打电话,让他把周边的大户召集到一起……
  “以前种地不赚钱,一年到头瞎折腾”。直到三年前,黄长丰结识了董召荣,按照董召荣的指导进行科学种植,当年小麦产量就达到六百多千克,成了定远县农业大户的带头人。
  自1983年工作以来,董召荣始终坚守立德树人的初心,勇担强农兴农的使命,争做“四有”好教师,当好“四个引路人”,坚持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协调统一、互促互进,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把科研做到江淮大地,谱写了一曲生动的育人强农之歌。
  一
  7月初,董召荣接到涡阳县一个农户打来电话,说玉米地里有虫子。收到照片一看,董召荣大吃一惊,“好像是草地贪夜蛾,这种虫害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玉米可能颗粒无收”。董召荣当天便赶到涡阳县,调查取样确定虫害。他迅速制定了防控措施,给农户免费发放农药,教会管控的方法。很快,虫害得到了控制,他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
  董召荣不怕苦出了名的。前些年,为了育成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他一头扎进实验室和农田里,搜集了成百上千的育种资源,进行研究、比较、筛选、淘汰。从田间观察记载、抗病鉴定、大田管理、分类收获晾晒到试验总结,每周有一半的时间泡在麦田里观察试验,有时一天要干十几个小时,往往连饭都顾不上吃。经过艰辛的工作,“皖麦68”终于通过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皖麦68”集高产、稳产、抗倒、抗逆、广适于一体,第一年秋种推广种植面积就达到103万亩。
  “想给别人半瓶水,你最少得有一整瓶。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同行不服你,老百姓也不信任你”。工作以来,董召荣就“钻”进了耕作与农业生态这个大课题,练起了“真功”。他先后主持和参加农业部丰收计划项目、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科学技术部粮食丰产工程、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等三十多项科研项目,获农业部农牧渔业丰收奖、科学技术部振华科技扶贫奖、省科学技术奖多项。
  二
  作为有着三十多年党龄的党员,董召荣始终不忘自己的入党初心,“为老百姓做实事,带领青年人成长,帮助学生们成才,这就是我的初心”。怀揣着这种信念,董召荣把农民和学生放在了自己心中至高无上的位置。
  让更多的学生爱上农业,投身“三农”,董召荣想尽了办法。“一个人能有多大能量?可如果我们培养的学生都愿意到农村去,那就会汇成乡村振兴的强大人才洪流”。
  从教以来,董召荣一直活跃在教学一线,把教书育人作为第一要务,先后承担本科生三门理论课、四门实验实习课,为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开设五门课程,教学量年均350学时以上。
  农业理论课程,容易讲得枯燥乏味,怎么让学生感兴趣呢?董召荣认为,关键要用心,用丰富的实践案例,把理论知识讲得生动接地气,如讲旋耕耙,同样的技术在不同的作物上有不同的方法,小麦要旋得浅一点,大豆必须深耕,“知识不是死的,光看课本,脱离实际,就会在生产中闹笑话”。
  听过董召荣课程的学生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鲜活有趣,生动形象。”他每讲一个知识点,都会贯穿几个典型案例。“就像在听故事,我的很多同学就是因为董老师的课爱上了农业。”作物栽培与耕作专业学生张浩苏说。
  董召荣上课的时候不喜欢站在讲台上,而是“满屋子走”。“你得和学生互动起来,站在讲台上读PPT,学生肯定不买账”。
  不仅教好书,也要让学生懂得人生的道理。课堂上,董召荣经常会讲一些为人处事的道理。正是因为用心、用情、用功,董召荣在学生评教中连年获优秀,甚至毕业班都没有缺课的。
  三
  怎样做到“立德树人,强农兴农”?董召荣一直在思索这个大命题,他在工作中探索了“三结合”的工作模式,既教学、科研、推广结合,课堂、实验室、田间结合。“这样才能回答‘三农’时代之问,做好农业高校强农报国的大文章”。
  研究生期间,宋贺本以为就是在实验室做实验,没想到往乡下跑成了“家常便饭”。一次,宋贺和几个研究生同学到涡阳县基地做小麦实验。12月的皖北已经很冷,宋贺在麦田里聚精会神数苗数,没数一会儿就冻得全身僵硬,手也麻木没有感觉了,没办法只能数一会儿再绕着地里跑几圈。这样的经历,没有让宋贺感觉枯燥,反而坚定了做农业科研的执著,“不能吃苦,就不要干农业”。
  车钊参加工作没多久,就被董召荣喊着到农村去参加技术培训。“一开始根本不敢下去,这是我们年轻教师的‘通病’,下到田里,还没有种粮大户懂得多”。
  一次,车钊陪董召荣到安庆市考察一个农业项目。路过一片麦田,董召荣突然喊着停车。下车后,他指着路旁的一片麦田说,这块小麦长得不太对,估计有病虫害。随手拔起来一棵,一看,果然有问题,他叫来田里的老农教他们怎么防治,许久才上车继续赶路。
  这种对农业的热爱、对农民的真心,让车钊深受感动。
  从课堂上到实践中,董召荣“无意之中”给师生们刻画了一副生机盎然的农业画面,描绘了农业发展的美好前景,让师生们坚定了从事“三农”工作的意志。
  如今,宋贺、车钊等都成了种粮大户的常客,张丽丽的老家在云南省,家里还是传统的农业种植方式,她立志毕业后回家乡从事农业,用自己的知识和技术让家乡变得美丽富饶。
  看到这一切,董召荣深感欣慰。“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继续奋斗”。
    上图为董召荣(左)把课堂开在田间地头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