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辰华:扶贫路上的贴心人 廖荣丰:播撒光明的天使
03版:关注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702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9年09月20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702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吴辰华:扶贫路上的贴心人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19-09-20 10:48:24

你在播散光明 我在大畈扶贫

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
安徽农业大学

  金寨县大畈村是个远近闻名的深度贫困村。如今山青水绿,宽敞平坦的水泥路纵横交错,楼房错落有致,湛蓝的天空、起伏的山峦和如画的村庄交相辉映,俨然一幅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画卷。大畈村党支部书记叶乃权说,这其中的变化要归功于安徽农业大学扶贫工作队,尤其是吴书记。
  叶乃权口中的吴书记是安徽农业大学招生就业处的吴辰华,现任金寨县双河镇大畈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他与扶贫工作队的夏业鲍、王润一起,常年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被村民誉为“扶贫攻坚路上最贴心的人”。
  打通“心路”
  2015年9月,吴辰华被党组织选派,告别刚满3岁的儿子和已有两个月身孕的妻子,走进大山深处的金寨县大畈村任扶贫村党支部第一书记。
  初到大畈村,让吴辰华始料不及。驻村快一个月,村民对他仍是“冷若冰霜”。与村干一起走访,村民要么避而不见,要不沉默不语,第一次组织召开村民大会,来的人屈指可数。“必须破除与村民的心理隔阂,改变干群疏离状态。”吴辰华决定用真诚换信任。
  大畈村地处山区、村落分散,为了尽快熟悉村情,他在村里“泡”了近两个月,走遍了每家农户,每天几万步成了家常便饭。慢慢的,有村民开始向他吐露心声:我们不是不想改变现状,只是我们的诉求很难得到解决,何况你是一个来“镀金的”挂职村干部。老党员蔡守银跟他诉苦,村、组与外界联系的主干道就是一条“搓板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走一路颠到吐。还有村民说,一到晚上,我们就是“瞎子”,10个村民组有6个无法正常用电。道路、水、电……这些事关村民最基本生产、生活的问题不仅制约乡村发展,更成为村民心中的痛。
  “必须想方设法解决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2016年春节前,吴辰华带着村党支部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上下奔走,寻求有关部门帮助,争取修路资金。一年间,大畈村里7条共计12千米的通组、通户、通学校的硬化道路建成。第一条水泥路通行那天,村民们激动地燃起了鞭炮。村民说“第一条路修好,我们就知道吴书记是干实事的”。
  挪走“穷窝”
  红铁门、两层真石漆外墙楼房,卫生间、厨房等一应俱全,这是我们走进村民蒋启参家看到的景象。“没想到我们家有一天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比以前方便、舒服多了。这多亏了共产党,多亏了吴书记和安徽农业大学扶贫工作队。”74岁的蒋大爷笑得合不拢嘴。
  易地搬迁扶贫,原以为这件利民惠民的好政策肯定会得到村民的积极响应。可是,第一批原计划搬迁的24户村民无一户响应。袁文章是村里有名的困难户,他家的土坯房,年久失修,已成危房,且人畜混居,卫生条件极差,吴辰华和村干部多次上门做工作,但他就是不点头。搬迁资金哪里来?政策何时能兑现?搬出去后我能干什么?袁文章的顾虑也是其他村民的顾虑。
  吴辰华和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干部绞尽脑汁,决定改变策略:先易后难,先动员比较开明的村民。挨家挨户到村民家送政策、听心声;晚上,在办公室里测算每一户的搬迁明白账,并新建村务微信群进行宣传,让“明白账”走出办公室,走进群众家。2016年3月,第一批八户村民终于签下了首批易地搬迁安置协议。
  政策实施两年,大畈村就落实“两个搬迁”143户,其中贫困户64户,全村搬迁比例超过50%。预计今年实施搬迁的村民们都能搬进新房。大畈村民们挪出了穷窝,奔向新生活。
  搭“致富桥”
   “人间四月芳菲尽,大畈桃花始盛开”。大畈村平均海拔600米,属典型的高寒山区贫困村,水土贫瘠,不利于农作物生长,水稻亩产量仅有220千克,其他农作物亦是如此,大多数青壮年只能外出谋生。
  为此,吴辰华多次与学校新农院和有关部门联系,他的反映得到学校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并指示新农院等部门组织学校相关专家到大畈村调研,“把脉”水土情况,“把脉”产业情况,手把手指导村民们高山有机香稻、高山茶叶、高山茭白等种植技术,让沉寂的村庄焕发盎然生机。“产业兴则乡村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吴辰华按照“转穷业,换穷貌”的工作思路,结合安徽农业大学科技扶贫和新型农业推广优势,搭建起了大畈村与学校的“致富桥”,积极开展产业帮扶。
  安徽农业大学蔬菜产业联盟专家团队为大畈村引进高山茭白和改良高山有机香稻产业种植技术后,叶乃军成了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四年前,村民叶乃军的家庭状况还极为贫苦,如今已是大畈村致富带头人。
  如今,在安徽农业大学大别山综合试验站产业联盟的辐射带动下,大畈村一批批优质产业已经建成:高山有机香稻基地900多亩,连续三年实现增产增收,并完成有机认证;高山茭白基地90亩,高山茶园600多亩,还有生姜、生态养殖、乡村旅游产业也已成型。
  2017年,大畈村由原先的深度贫困村顺利脱贫出列,贫困发生率从34%降至0.64%,彻底摘掉贫困的帽子,村集体经济也从0.3万元创历史最高18万元,且发展后劲足。吴辰华和村民们一起收获着大畈村的希望和美好未来。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