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良医 学为人师
03版:高校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701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9年09月18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701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行为良医 学为人师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19-09-18 10:19:00

安徽医科大学

行为良医 学为人师

◎安徽省模范教师

范晓晨:师道医道,都是父母心

  屏幕上实时传回的画面,时不时掠过“24队”。范晓晨紧盯着屏幕,不放过每一个细节,他攥紧了拳头,手心里全是汗……在第九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总决赛比赛现场,范晓晨作为培训组组长和领队带领安徽医科大学代表队在这堪称医学生的“奥林匹克”竞赛中取得了一等奖。
  范晓晨,主任医师,副教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党支部书记、儿科学教研室主任。1988年7月,他本科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医学系,同年进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工作,31年来一直工作在临床和教学的第一线。他是学生眼中的好教师,也是患者眼中的好医生。
  好教师一心执著
  2011年至2018年间,做为骨干培训教师,范晓晨多次带领学生参加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获两次华东地区一等奖、两次全国二等奖。2018年,作为培训组组长和领队,负责制定团队培训方案、培训标准,指导培训教师的具体培训等工作,最终带领安徽医科大学代表队获第九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华东赛区特等奖、全国总决赛一等奖。
  技能竞赛不仅强化了学生的临床能力,为社会培养了优秀的选手,也历练了一支过硬的临床教学师资队伍。范晓晨带领团队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安医人”的责任与担当。
  “范晓晨老师讲课重点突出,授课内容丰富,条理清晰,总是能够把授课内容和临床实际结合起来,授课内容通俗易懂,课堂气氛很好,使我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提高,针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能够详尽地解答,态度和蔼,十分有耐心。”安徽医科大学2018届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刘慧慧在回忆大四时上范老师《儿科学》的情景还是记忆犹新,“正是范老师对儿科医学的执著追求和对儿科事业的奉献精神,深深感染了我,我在毕业读研时选择了儿科专业。”
  “用心上好每一堂课”是范晓晨在获学校“优秀教师”称号时的获奖感言。从教31年来,范晓晨始终坚持在教学一线。他的学生有本科生、研究生、规培生,也有青年教师和临床医生。
  提到范晓晨,他的学生都异口同声地说,范老师的课上得特别好、特别生动,大家都爱听。“在讲授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时,范老师会问我们‘为什么维生素D缺乏时会出现骨骼畸形’”。学生陈文全说“他总是采取启发式的方法授课,对回答的同学大加赞扬,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
  在日常教学中,范晓晨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讲好每一节课,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方案。他十分重视备课和教学设计,对教学活动的目标内容、组织形式、教学方式、学习情境等精心策划,力争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在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等一系列探索中,学生巩固了理论知识,培养了临床思维,强化了综合素质,提高了学习自信。
  好医生一号难求
  “他早上起来嗓子有点叩叩的”。诊室里进来了一家四口,奶奶抱着一个胖宝宝。“哦,六个月啦,咳嗽了是吧?可发烧?”“不发烧,也不拉肚子?”“白天好一点,晚上咳得比较厉害。”“小胖子,小胖子就容易哭,来听听。”范晓晨微笑着拿出听诊器,患儿特别配合,不哭也不闹。诊断完毕,“嗓子有点发炎,尽量不输液,我先给你开药吃,如果这两天咳得厉害,就带他过来做做雾化。这个药是甜的,家里有没有易坦静止咳露?多重啦?没事,不用担心。”
  查房,看门诊,讲课,范晓晨身边常常被学生和病人簇拥着,他总是不厌其烦地一遍遍给病人和学生讲解,并且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模式。
  “范主任,您好,他们都说您看得好,这是家里医生开的药。”
  “范主任,我今天没有挂到您的号,能帮我看看检验结果么?”
  在门诊,范晓晨的号总是一号难求,很多家长慕名而来,经常是过了下班时间,还有家长抱着患儿请求加号。他从不拒绝每一位患者,总是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坚持少花钱、看好病。
  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医疗事业发展的关键,建立和谐医患关系也是当前医疗事业改革当中的重点。范晓晨在教学中始终贯穿人文素质教育和思想道德修养教育,提升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强化医患沟通技巧的教育和法制教育,提升医学生医患关系处理能力,做有温度的医生。
  “与病人交流时要耐心倾听,不要中途打断话题,要给家长必要的尊重;接触患儿前先拿小玩具或听诊器充当玩具和患儿逗乐,打消患儿的疑虑、防备心理;注意使用安慰、赞美性语言,适时地赞美患儿聪明、很棒、漂亮、勇敢等;注意形体语言如眼神、表情、手势、姿态等,获得患儿和家长的信任和配合。”
  几十年的教学过程中,范晓晨早已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但他从不满足,不断探索,精益求精,努力使自己的教学更加完美。“学医的人一定要养成细致踏实的作风,做事认真严谨。”范晓晨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作为教研室主任,他十分重视教学团队建设和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努力提升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儿科学)委员、安徽医科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职务。发表专业学术论文四十余篇,参编著作两部,获安徽省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
  为师,教书育人;为医,救死扶伤。范晓晨执著追求,以父母之心关爱着他的每一位患者、陶冶滋润着他的每一位学生。


◎ 安徽省“最美科技工作者”

潘发明:治学授业两相宜

  “20年来既传道授业,又在临床诊疗、疾病预防和控制中作出了贡献”。日前,在第三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潘发明教授获评2019年“安徽省最美科技工作者”,这是评委会给他的评价。
  一份专情与专注
  “我在安徽医科大学学习、工作、生活了几十年,深深地依恋这片校园。”潘发明1992年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预防医学专业,1998年攻读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专业硕士学位,2001年硕士毕业后就留在本校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任教,该学科是我国较早的卫生统计学硕士点之一,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专业是我国较早的博士点之一。在良好的科研氛围熏陶下,潘发明在职攻读博士研究生,2006年毕业,成为公共卫生学院自主培养的第一位本土博士生。
  2002年起,潘发明开始担任卫生统计学教研室负责人。当时,因为学科有很多外出发展的机会,负责人严重断层。东南大学向潘发明递出了橄榄枝,然而怀着对母校的依恋之情,他果断拒绝了。2003年起,潘发明担任了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副主任,协调和处理学科系的教学和科研工作,随后赴澳大利亚塔斯马里亚大学访学,期间被聘为该大学梦席斯研究所客座教授,为开展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和进一步的合作研究提供了平台,也为进一步促进学科及学校的快速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很多人对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这门学科感到陌生,潘发明提出自己的看法:“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是一门方法学、一项好的科学研究,需要严谨的设计与科学的数据分析才能得出有价值的结果。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正是支撑科研的基石与工具”。正是对学科的热爱,潘发明全身心地投入到学科的研究中,致力让临床诊疗变得更简单。
  近年来,潘发明一直工作于科研工作一线,先后获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省级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及省医学科学奖一等奖等奖项,其研究成果“内风湿性关节炎与关节损伤的机制与临床系列研究”、“遗传易感性、免疫异常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和预后的研究”、“SLE遗传流行病学研究”等广泛应用于医院及社区的早期筛查和疾病预后评估,获得了广泛的社会效益。
  从好教授到好教师
  “如今是大数据的时代,我们要与时俱进,为学科发展插上计算机软件的‘翅膀’”是潘发明给自己定下的目标。
  潘发明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计算机软件的统计学运用,承担预防医学主干课程《卫生统计学》的教学任务,是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卫生统计学》课程负责人,同时也是研究生精品课程《医学多元统计分析》课程负责人,主编国家级和省级规划教材《医学统计方法及其SPSS软件实现》及《SPSS软件应用大全》副主编,参编国家级和省级规划教材十余部。系列教学研究成果《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医学生预防控制疾病能力的研究》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和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作为教师,教书育人始终是我的第一天职。”潘发明说。他把学生的成长、成才始终牵挂在心,“带好每一个学生是我最大的心愿”。
  每周一次课题研究汇报会,潘发明总是坐在一旁,细细地听着每个学生的课题研究进展。大多数时候由于教学科研任务紧,都只能利用晚上或者周末时间与学生讨论课题。他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更关心学生的生活,只要得知学生生活、就业有困难,就第一时间出主意、想办法。在担任学校研究生学院副院长,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期间,主抓研究生培养及资助工作,着力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监控,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着力加强研究生资助体系建设,提高研究生管理工作的温度。他先后带队赴江苏省南京市、无锡市,本省巢湖市等看望外地研究生培养单位的研究生,每年暑假还代表学院实地看望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给他们送去温暖。近年来共培养研究生五十多名,所带研究生多次获国家奖学金、研究生十佳学术新星等荣誉。同时,他积极鼓励本科生进行早期科研,培养科研思维与能力,对于寻求指导与帮助的学生,他倾囊相授,引导许多本科生团队多次在创新创业、“互联网+”大赛中获奖。
  走在安徽医科大学校园里,我们或许能经常遇见一位步伐轻快的人,他的目光炯炯有神,脸上总是带着温和的微笑,路过的人向他问好“潘院长好”、“潘教授好”,但他最喜欢的还是那一句“潘老师好”。他身上有很多闪亮的称号,但是他始终严于律己,教书育人,怀着对学生、对学科、对学校和对国家的无限热爱,永远俯身做默默耕耘的科技工作者。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张华、通讯员程焱、俞传芳采写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