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失明的二十多年里,他作为丈夫、父亲,有过心灰意冷、有过挣扎;但作为教师,他却从未放弃,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一心育桃李,用行动书写杏坛奇迹,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他就是太和县郭寨小学教师郭岳。
命运多舛
坚守三尺讲台二十余载
郭岳,1965年出生于太和县郭庙乡郭寨村的一户农民家庭。
1986年从蒙城师范学校毕业后,走上三尺讲台,圆了他的教师梦。然而,还没等到郭岳好好证明自己,命运的变故却从天而降。1990年的春天,郭岳发现自己的视力突然下降,去医院检查,被确诊为“视网膜晶体状变性”。这种病几乎没有治愈的可能。三年后,他几近失明。
“当眼睛完全看不见的那一刻,我几乎绝望了”。但郭岳仍然憧憬着能继续从事他的教学梦。白天,他借着强光,眼睛紧贴书本才能勉强看见书中的每个字。夜晚,他将书紧挨着家中100瓦的灯泡,人凑到书旁,脸贴到灯边,一个字一个字地辨认。
因为失明,郭岳在教学中可谓困难重重,但他却“自有一套”。郭岳有着自己的“秘密武器”:一台老式复读机,几盘磁带;后来是一部手机。
复读机中,有课文的录音、教辅资料录音,还有不少文学作品的录音。生病后,妻子和孩子成了郭岳的眼睛,他们将课文读出来,郭岳用复读机录下来。在学校,他就用手机录音。 每当夜深人静时,他都打开复读机或手机,一遍遍听录音,然后,背熟、吃透……
二十多年来,郭岳就这样一直坚持着。郭岳的同事形容他:上天剥夺了他的视力,但赐予了他坚强的品格。
克服困难
特殊课堂上的特殊语文课
教室里,学生们的座位每四个人一组,每个小组会有小组长。小组与小组之间距离拉得很开,能让郭岳在上课时迅速找到出声点。
每节课,郭岳都要在黑板上写出这节课需要掌握的生字。板书时,他有个习惯性动作——眉头紧锁,右手手背轻轻地触碰着额头,那是他努力在脑海中回想黑板上每个词语需要占据的位置。因为一旦写错一个字,就必须擦掉全部重来。
在郭岳的指导下,班级成立了语文研究会。学生们凡是遇到语文方面的问题,可以先找研究会会员;会员们无法解决的问题,再找他一起解决。
改作业,批试卷,郭岳会采用不同的方式。课间或课外,他让学生到办公室把作业读给他听,他给予现场点评和修正。尤其是作文,他每篇都要面批,让学生读出自己的作文,他认真聆听,随时点评,让学生把评语写在本子上。
呕心沥血
学生成才的引路人
郭岳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他所带的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郭岳多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所教学生不少都考上了重点大学。最让郭岳自豪的是在他的教诲和影响下,很多学生成为了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在教过的众多学生当中,郭文超是郭岳比较引以为豪的一个。他30岁出头,是有爱心、有担当、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至今,他还记得郭老师当初对他说的这句话“什么是成功,一个人成功不是成功,成功就是做有益社会的事,帮助别人成功”。当他回到家乡,看到当年的一些玩伴还在贫困线上挣扎,还有一些家庭因为缺乏劳力而生活捉襟见肘,他就萌生了回乡创业、带动相邻致富的念头。他在家乡开办了一家灵芝种植和加工基地,为父老乡亲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周边群众的经济收入,为脱贫攻坚和全民奔小康作出自己的贡献。逢年过节,郭文超都会和一些同学去看望郭岳,他们之间的感情已经超越师生关系,犹如父子关系。
“亲爱的老师,您用心灵去沟通彼此的情感、用爱心去照亮生活的昏暗、用真诚去消散人生的迷茫,世界因您而闪耀美丽的光芒”是郭岳教过的学生郭文雅写给他的信中的一段话。如今,她也成为了教师。她说,我所以选择教育,就是想传承郭老师的心愿,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孩子。
近年来,郭岳先后被评为“太和县感动校园先进人物”、太和县“最美劳动者”,阜阳市“优秀教师”、“最美老师”、“阜阳好人”,“安徽好人”等称号。2018年4月,郭岳荣登“中国好人榜”。以他的感人事迹为原型创作的电影《盲人点灯》目前正筹备开拍。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郭岳对教育的执著和热情赢得了大家的普遍尊重。虽然他的世界里只有微弱的光,但他却用坚守和信念制造出一丛丛温暖的火把,他在照亮学生的同时,也为自己的人生写下了动人的篇章。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三水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