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向左烦恼向右 捉“鬼”记
03版:成长巧克力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700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9年09月16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700期  下一期
捉“鬼”记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和县历阳镇第四小学 王兰 发布日期:2019-09-16 11:29:24

  作为一段经历,填满了我12岁那年的回忆,有些忐忑,又确实是一段深刻的印记。
  那年我上初中,学校离家有十里地,加快脚步大概一个小时左右。虽然平时都是住校,但是偶尔需要一大早从家里赶往学校,冬季的时候更是天不亮就要出发。故事就发生在这样的季节。
  清楚地记得遇“鬼”那天,天刚麻麻亮,从家出发六七分钟后,拐个大弯有一段走路需要大约二十分钟的空旷地段,山间起了点薄雾,因为没有遮挡物,从路边农窑厂粗大的烟囱里飘出的青灰色烟雾直冒向天空。我一边肩上斜挎着书包,一边手上拎着两瓶咸菜,快速地向前走,免不了有点心慌,不时抬头扫视一眼四周。突然左前方的山坡上,隐约出现一个白色的身影,越看越觉得像一个穿白衣的妇女弯腰锄田。
  一刹那,心里闪过无数关于女鬼的传说,心脏扑通扑通乱跳。那个年代,农村孩子一定是听着“鬼”故事长大的,对鬼神多少有些敬畏。这时如果转身回头离村庄很近,但那时的我是不敢的,相对于“鬼神”的害怕,更敬畏学校和老师。为了不迟到我埋头加快了脚步,踉跄中两个玻璃瓶碰撞,叮当的声响让我回过神,前面又到一个村庄了,稍稍松了口气。
  后来倒也没受什么影响,只以为是自己一时眼花看错了,自己吓唬自己。可是当再一次看到这个“鬼”时,心里有点沉重了,忍不住臆想是不是哪只怨鬼缠上了我。害怕和焦虑纠缠着我,又无处寻求帮助。不敢告诉同学,害怕被嘲笑甚至被孤立,也不敢告诉老师和家长,这样的胡话只会换来一顿批评,搞不好还会认为是想偷懒不上学。
  十来天的彷徨无助催发了少年的无畏,我决心要捉住那只“鬼”。
  又一个摸黑上学的早晨,那个白色的鬼影又晃晃悠悠地守在老地方。怀着视死如归的悲壮我边靠近边死死地盯着“她”。心里好像麻木得没有了知觉,又几乎克制不住想要往回逃走——每个少年可能都有过这样冲动无畏的时候吧。终于走到近前,一屁股坐在地上哭笑不得,哪里有什么“女鬼”!不过是窑厂荒废的蓄水池,两片倒塌斜倚着的白水泥墙。
  这样的一段经历,对于年少时的我来说,真是惊心动魄,刻骨铭心。“女鬼”虽没捉到,心里的“鬼”却捉到一只,这只“鬼”的名字叫“疑神疑鬼”。那之后,我逐渐变得大胆起来,也更增添了勇气,让我克服了第一次走上讲台的羞涩,缓解了第一次上公开课的紧张,战胜了第一次参加比赛的畏惧……
  其实世上的难事无不似“捉鬼”,你怕了,就会退缩、逃避,自己吓唬自己。如果你迎难而上,直面“她”,克服“她”,捉住“她”,“她”就会现出原形,不过一块“顽石”而已。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