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广志:三十五年痴心坚守山乡讲台 张晟:挑起职教育人的使命担当
05版:庆祝新中国70华诞·尊师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696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9年09月09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696期  下一期
张晟:挑起职教育人的使命担当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报记者 张 华 发布日期:2019-09-09 15:00:11

合肥理工学校校长

  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真心实意希望把学校办好,挑起职业教育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作为意气风发的90后新时代青年,合肥理工学校校长张晟从不标榜自己做了什么,却始终希望自己可以做得更多,做得更好,用实干践行着自己的诺言。
  张晟,1990年10月出生,本科学历,现任合肥理工学校校长。2011年7月至今一直在合肥理工学校工作。他先后担任过班主任、团委书记、校长助理等职务。他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专一行。用行动诠释了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无私奉献。
  以爱为本,默默奉献。2011年7月,张晟担任班主任一职。作为班主任,他深知很多孩子都期待着被关注、被爱。他就像一个敦厚的兄长,关注着班级每一位学生,了解他们,鼓励他们。不仅对他们进行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在担任班主任期间,他所管理的班级综合考评获优秀,荣获年度“先进集体”,张晟也连续两年获得年度“先进个人”。
  尽职尽责,恪尽职守。2013年11月,张晟担任合肥理工学校团委书记一职,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领整个团委班子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攻坚克难。校团委于2014年荣获肥东县“优秀团委”荣誉称号,14级美术班荣获合肥市“先进团支部”荣誉称号。2015年3年兼任校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办公室主任一职,分管学校文明创建工作,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学校于年底被授予“合肥市文明单位”。
  立志教育,辛勤耕耘。2015年3月至2017年,张晟担任合肥理工学校校长助理一职,分管学校技能鉴定站、学生就业办公室等工作。期间,重新组建技能鉴定站,事无巨细,他亲力亲为。每年鉴定合格人才高达5000人次,在为合肥市及肥东县的企业输送大量“双证书”的优秀毕业生的同时,更提高了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满意度,实现了企业、学校、毕业生的“三赢”。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2017年后,张晟担任合肥理工学校校长,分管后勤,就业工作。日夜操劳着学生生活的琐碎事务,他把学生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切实提高了学生的食宿质量。繁琐的后勤工作在他高效科学地管理下,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每年为近2000多名毕业生合理安排就业,提前了解学生就业需求和取向,联系优质企业,在尊重双方意愿的前提下,为每一位毕业生谋出路。并且时刻关注着就业毕业生的动态,帮助其维护合法权益,真正实现“成功”就业。
  激情满怀,勇挑重担。张晟善于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尤其是发挥社会各阶层人士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他在任学校统战联络站站长期间,学校统战工作有模有样,有声有色,有血有肉,多次受到上级表彰。
  在张晟校长和全体理工人的努力下,合肥理工学校先后获得合肥市文明单位,合肥市家教名校,合肥市示范学校,安徽省首批校企合作示范典型学校,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连续七年获安徽省技能大赛优秀组织奖,安徽省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全国普法教育先进单位,中国智能制造协会职教分会常务理事单位,全国足球特色学校,全国文明风采大赛优秀组织单位等等。

合肥理工学校国旗护卫队

优秀师生表彰

  新闻链接 合肥理工学校创办于2006年,是合肥市政府批准成立的一所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学校位于合肥市东部新城开发区,占地270亩,建筑面积近8万平方,实训设备3500万元。校园功能分区布局科学,功能完善,职业教育特点突出,办学成绩显著。
  近来,合肥理工学校发展势头强劲,现拥有专兼职教师416人,每年为社会培养3000余名技术技能型人才。
  在国家公布职教二十条,全面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合肥理工学校锐意改革,创新发展。在硬件条件全面提升的同时,学校加强内涵建设。以教学工作为主,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成立创新教学委员会;以提高学生素养为使命,确定三年行动计划,成立素养提升工程委员会;以提高学生满意度为标准,提高服务质量为宗旨,成立生活保障委员会。通过一系列举措,促进学校发展由规模向质量转化。
  本着“教学生三年,为学生谋划三十年,为民族谋划三百年”的办学愿景,确定“德高技精,诚信感恩”的德育目标,实行全封闭准军事化管理,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模式,以文明风采活动为抓手,拓展德育渠道:文化育人、教书育人、制度育人、管理育人、活动育人、服务育人相结合,实现多维立体育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