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蓝的星空 你好,乌镇
05版:读写天地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694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9年09月02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694期  下一期
你好,乌镇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怀远县第一中学 宋文武 发布日期:2019-09-02 10:55:26

    对乌镇的向往,缘于这里是茅盾先生的故居之所、生活之地,是诞生了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的圣地。因此,促使我到这里的更多的是虔诚的朝觐之心。
    大巴驶下了高速公路,如时空穿越一般把我带到了梦寐已久的古镇。但这里也非世外桃源,生活在这里的人不可能遗世独立。前来这里的人一定都想着能够发掘它的独美、它的神秘,享受心灵上暂时的避世。而正因为大家都是这么想的并且也是这么做的,所以,这里游人如织、摩肩接踵、人声鼎沸、依然喧嚣,想要享受片刻的宁静实属不易。
    今春工作压力大到无法承受之时,我曾想一夜飞度,在花褪残红青杏小的暮春时节,在这里租一间临街向水的旅馆住上一两个晚上,渴望抬首是满目星光,而绝非弥眼霓虹,拂去世事纷扰,享受对石沉思、枕河而眠的清幽静谧。可是重任在肩,众托难辞,不敢懈怠,所以才没能够成行。如今终于到了这里,夹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木然地迈步,抑或是被拥挤的人流裹挟着前行,似乎完全失却了当初的那份激情与渴求。或许人们就是这么奇怪,身心疲累之时,总想着能够寻觅一个清静的所在,而当到达之时,却又觉得梦想依然在远方,于是,永不停歇的探求脚步又匆匆远去,没有留下一丝痕迹。
    于茅盾先生故居,在人头攒动、灯光频闪之间,我膜拜着先生辉煌的一生,又一次走进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壮丽画廊。先生在这里生活的年代,未必就没有喧嚣,但是先生却能够潜心读书,即便在以后的辗转奔波中仍能以一颗救世之心,安静地为文、为人,“文化大革命”中虽遭不幸,却依旧淡定,自捐巨额稿费,用以奖掖和鼓励长篇小说创作。
    从先生故居出来,继续穿街走巷,一处古宅门楣上的匾额吸引了我的注意,其上镌有“晴耕雨读”四个洒脱而又厚重的隶体字。这个并列式的短语,生动地诠释并描绘了所谓“田园牧歌”、“诗意栖居”等人们所醉心的理想生活图景。而在一个有如此追求的地方,走出一代文学巨匠便在情理之中了。
    脑海里突然异想天开地出现这样的景象:静谧的小镇,灯光如豆,撒向千家,沿街的河中,不知谁家的归人,竹笠蓑衣,摇橹而行,欸乃一声,让灯下临窗侍弄针线的人心中如灯花一般闪跳;一个旅人,手执桐油纸伞,踏着石板小径,跫音穿透夜雨……
    我多想是那个旅人,以这样的方式与乌镇邂逅。而后,在这里停驻,消解满身的疲惫。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