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了不起的智能科技
□合肥市第七中学本报学生记者 陈茈茉
科大讯飞一直以它神秘的高科技面纱在我们生活中流传。记得第一次听见科大讯飞是在学校要开始电子阅卷的时候,当时同学们都围在那个扫卷机前,东摸摸,西摸摸,不知是谁说,听说这好像是和科大讯飞搞的智学网合作的。
今天,我终于踏入了科大讯飞的大门。长这么大,除了与扫地机器人接触过的我,对于即将要会面的机器人可是充满了兴趣。
人工智能在科大讯飞快速发展,并迅速成为这一行业中的佼佼者。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时候,他们的人工智能语音系统已经达到了国内外都达不到的境界。科大讯飞现在可以实现声光同速,想必大家学过物理都知道光速与声速是不同的,那么这个声光同速就可谓是惊人的了,还有现在高级的语言翻译器,用讯飞输入法可以实现叠字连写,而且机器可以精准地识别人所叠写的字。我们现在手机中的输入法,相比之下那可就逊色多了,稍微写快一点就会识别成其他的字,而讯飞研发的翻译器可以翻译58种语言。
许多地方的方言,它也可以迅速、准确地转化成普通话,这种翻译器大大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让人再也不需要担心与别人沟通有困难,在世界各地旅游随心翻译成各种语言。可由于现在才刚研发出来,它的价格还有点贵,因此并没有真正地走进我们日常的生活当中。还有许多的智能播放器,它们都是为了孩子教育设计的,如阿尔法蛋,它能帮助孩子做他们想做的事,在家长不在的时候,它们可以很好的陪伴孩子。还有讯飞研发出的智能语音电视,只需向它发号施令,它就可以找到你所想看的东西,从而避免了想看个东西还要换很多频道。
我觉得日后对我们影响最大的大概就是智能语音在车子与交通系统方面的运用,通过说话对车子进行控制,就能减少人们在调音乐、搜索导航时分心,这会大大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在交通系统方面,避免了去车站买车票的麻烦,虽然现在的网上购票比较快捷,但用智能语音系统就不需要我们去费劲搜索,你只需对智能设备“小飞”说出自己的要求,它就会按照你的需求准确找到车票。
通过在展厅与机器人的零距离接触,我对科大讯飞的这些高科技产品有了些许了解。通过与苏博士的对话,我们对科大讯飞的内部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科大讯飞是全世界都敬仰的,因为它有超人的毅力支撑着它不断发展壮大。
在发展迅速的今天,科大讯飞深知只有不断地发展才可以屹立于世界之巅,现在的国防竞争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这些高科技产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梁启超曾说过,少年强,则国强。我们少年要有科大讯飞科研人员攻坚克难的精神,国家才会真正强大起来。
声光同步数讯飞
□合肥市第七中学本报学生记者 刘一豪
人工智能这个领域是本世纪最为热门的领域之一,上至科学工作者、下至平民都会谈论一些人工智能的前景和美丽的遐想,如作家们笔下的“超脑”——一种真正拥有人类一样思维的超级人工智能等,科大讯飞在这个领域中可谓是一颗耀眼的辰星,即使是放在豪强并起的国际大环境,科大讯飞依然是佼佼者。
近日,我有幸进入讯飞园区内进行参观。
A1楼中科大讯飞未来展厅完美诠释了科大讯飞在20年间,从一无所有到遥遥领先的惊人蜕变,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科大讯飞在语音合成识别图文、图像识别方面的杰出成就。科大讯飞的产品有一个特点,声光同步,这一点令我赞叹不已。要知道声音传入软件后,要经过处理后才能显示,这样的话就必会有延迟,所以能做到声光同步可谓是强大了。这一优势在科大讯飞的语音合成方面尽显无遗,如科大讯飞输入法可实现叠字联写,这是其他输入法无法比拟的,科大讯飞所研发的翻译器可翻译全球58种语言,包含很多偏僻的小语种。尤其是讯飞听写,可以直接将语言转化成文字,免去了记录之苦,而且英文准确率高达93%,中文准确率更是高达97%。
科大讯飞并不满足于语言合成领域,它还向智能教育领域进军,并推出了终极大杀器智学网,因为我校全力推广并普及智学网,所以我对此还是有一些了解的,以大数据为基统计各生的成绩数据,进行归类整合比较,呈现给老师以班级学生的薄弱点,方便老师们针对性教学,制定个人方案因材施教,这样可以节省老师们大量时间和精力,同时它会收纳同学们的错题,而后推送相关题型的题目,帮助同学们摆脱题海战术,提高学习效率。
科大讯飞的成就听起来让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而对苏博士的采访真正让我感触颇多。
苏喻,安徽大学博士,就职于讯飞研究院。
苏博士对我们介绍说,智学网是一种深度学习理念应用的产物,他首先要学习成千上万道例题,这些例题都经名师之手写出了详解,之后它会借助一种系统去自动生成题目,连机器都要学习上万遍才会出题,我们还有什么偷懒的借口呢?先祖曾曰,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如果我们学习上万道题目的话,那水平估计都能去出高考试卷了吧?
在日新月异的今天,时间不会为任何一个人留下,科大讯飞深谙此道,于是,乘时代之大潮,奋发向上,全力研发人工智能,丝毫不肯落下,要拼尽全力与这世上群雄拼上一拼。
中美贸易战中,我国以强大的韧性抵御美国施下的压力,发动了反制。华为打出了他们隐藏已久的王牌——自主研发的芯片和运用系统,这便是国力强盛的表现。像华为、科大讯飞这些企业都是我中华崛起之希望,我辈少年当自强独立,以建设国家为己任,使我中华雄于地球。
用智能AI点亮未来
□合肥市第七中学本报学生记者 陈昊蓬
近日,安徽青年报四名学生记者到了坐落于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科大讯飞,进行了一次参观和学习,并对苏博士进行了有关问题的提问。
在采访之前,我们首先参观了科大讯飞旗下的产品及先进的智能技术,其中就包括科大讯飞最为出名的同声翻译及语音智能识别,讲解员向我们展示了讯飞听写的实时会议记录的软件,直接通过语音来记录下会议的内容,还支持英语、韩语、日语、维语四种语言,其中中文准确率达到97%,英语准确率也有93%,超过了国内最好的速记水平。在强大技术的支持下,与科大讯飞合作的团队多达98万个,而开发的应用也有64万个。之中不乏有像微博、京东等知名APP,还有像OPPO、MEIZU等手机品牌。
不仅是在语音识别和AI领域,在教育、医疗、审讯、车载语音等方面,科大讯飞都有特定的产品来为它们服务。
像很多学生都在用的智学网,就是科大讯飞的产品,它可以帮助老师进行网上阅卷,同时进行智能批阅,帮助老师找到错误,如英语作文,它就可以将学生的手写体转化为印刷体,再检测出其中错误的地方,同时也会将写得好的地方进行标注,以便于学生们后期登陆智学网查找自己的错误。而对于数学这种知识点多而杂的学科来说,智学网会根据你一次次的考试,来总结你对于知识点的掌握,以方便后期推送相应的错题。
在参观环节结束后,我们终于采访到了苏博士。
在对话中,苏博士谈起了科大讯飞刚刚创办的往事。“刚开始,智能语音技术都是被国外所垄断的,而我们自己的语音技术是通过实验室团队做大,然后逐步向外扩展的。我们有自己的‘独门绝技’,在世界级的语音比赛中连续十几年获冠军。”苏博士说,“不仅是在中文、英文,到最后就是那些小语种,国外还是没我们做得好。我们就是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人气,以语音为起点,在各个领域进行布局,然后就有了科大讯飞的今天。”
苏博士参与过智学网的研发,也就为我们更多地讲解其中的原理。“AI的深度学习发展是极快的,这背后更多的是硬件的支持。在智学网中,更多的是智能组卷,对每个学生的状况进行分析,因材施教,对他们薄弱的知识点进行预测,将试题与学生情况相匹配。而在这个过程中,AI也会达到深度学习的效果”。
在问答环节中,苏博士回答了我们提出的问题。“您认为大数据在这方面有何应用?”苏博士回答道:“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不可分割。通过大数据能使AI进行深度学习,提升它们对用户的理解。再通过相似用户的比对,对目前的学生进行指导。”而在当前最为突出的5G,苏博士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以我的理解,我们会获得更多的数据,而且使用AI将更为便捷。”
最后,苏博士跟我们讨论了一个有意思的话题:在未来,哪些职业最不会被机器人所取代。“第一名是老师,第二是艺术家。”苏博士说,“这两个职业都需要人最可贵的一个因素——想象力。即使说,一些智能AI已经可以写诗或是作画了,但如果说,探寻出一种前人完全没有想到的风格,只有人类才会做出来。”

□配文图片由本报记者晓军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