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褪色的橄榄绿 共青团在扶贫路上要初心不改
03版:关注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665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9年08月02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665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永不褪色的橄榄绿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报记者 杨益军 通讯员 郝秀金  发布日期:2019-08-02 10:01:50

  对数千万脱下军装的官兵来说,一个共同的名字叫退役军人,他们退役不褪色,建功新时代,在各条战线书写着各自的精彩。

退役军人赵子春在供电系统书写青春华章

  年近40岁的赵子春,20世纪90代后期在武警部队服役期间曾以卓然不俗的表现被武警江苏省南京市支队授予“优秀教练员”和“抗洪勇士”称号。如今在国家电网阜阳市城郊供电公司行流供电所所长兼党支部书记的岗位上,他退役不失志,永葆本色,甘当电力守护神,用军人的情怀和时代青年的担当书写了一份出彩的青春答卷。
  和平年代的军人,没有战火和硝烟的考验,也没有上前线杀敌的战斗机会,但这些并不影响赵子春实现在军营建功立业的梦想,1998年抗洪抢险,他主动请缨,和战友们昼夜奋在抗洪前线,以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出色完成抗洪任务。抗洪归来,赵子春被授予“抗洪勇士”称号,为武警江苏省南京市支队和家乡人民赢得了荣誉。
  是金子在哪都会闪闪发光。2002年,赵子春退役后被安置到基层供电所工作,从上班第一天起,就发誓要在这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干出个子丑寅卯来。16年来,工作岗位几经变换,他无论走到哪里,都会留下闪光的青春脚印。受命担任九龙、王店供电所副所长,短短几个月时间,就改变了线路较乱、安全隐患多的状况;担任配电三队队长,负责四个乡(镇)10KV线路维护,尤其在2015年迎峰度夏期间,对邵营10KV茨河04线的清障,干净彻底;按计划完成的苏集变10KV王寨07线5.4千米技改工程,从根本上消除了安全隐患;他和队员们坚持24小时故障报修服务,对九龙监狱、袁寨省一监两处10KV专线做到周巡视、月消缺、季检修,以科学的保电预案,切实保证了供电的可靠性,真正做到了“让政府放心,让人民满意”。
  忘我工作,服务人民。在担任配电七队兼一队队长期间,出色完成了负责的程集、西湖等七个乡(镇)10KV线路维护任务。炎炎烈日下,当地群众见他和队员没日没夜地忙碌,主动给他们送去绿豆汤,镇、村干部称赞他们是老百姓信得过的贴心人。
  军旅生活的磨砺成为赵子春战胜各种困难的一泓清泉,在他眼里办法总比困难多,无论多么急、难、险、重的任务,只要有他在,每次都能出色完成。
  2018年2月,阜阳市城郊供电公司将他调任行流供电所所长兼党支部书记,此时回到地方已经15个年头的赵子春的内心深处依然涌动着当年的抗洪精神,他不仅勇于开拓,善于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凝聚、引领全所职工齐心协力、攻坚克难,而且注重用情感的力量营造供电工作的良好氛围。
  他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在行流供电所上任伊始就啃下了一块常人看来难以啃下的“硬骨头”。
  2018年4月22日,对于行流供电所来说是个特殊的日子,经过赵子春的多次沟通协调,位于行流集镇十字路口的10千伏集镇线1号铁塔旁一棵被当地人称为“神仙树”的巨大白杨树被顺利砍伐,给集镇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增添了一份保障。
  10千伏集镇线1号铁塔旁的这棵白杨树主干直径近0.8米,树梢距离导线仅一米,当时正值夏季持续高温,线路弧垂增大,树木生长旺盛,对线路安全稳定运行构成了严重威胁。多年来,行流供电所人员多次到现场与树木所有者商谈未果,只因该树被79岁的村民许炳玉视为“神仙树”,认为砍伐后会激怒神灵,使他的儿孙后代遭受血光之灾。
  针对这一威胁10千伏电线路安全的“顽疾”,赵子春早有耳闻:几年前,行流集镇修路、修下水道时,镇政府多次协调均以失败告终。经多方了解,他得知许炳玉是一个“吃软不吃硬”的人,以前修路和下水道协调失败的原因大都是工作人员只讲大道理,而且态度强硬。一个不识字的农村老人,对他读文件、讲法律固然有必要,但更重要的要让老人找到被尊重的存在感。赵子春以拉近情感为切入点,每次上下班经过许炳玉家门前的时候,都亲切地叫一声:“徐大爷,吃了吗?徐大爷,身体还好吧?徐大爷,生意不错吧?”他和这位老人越来越亲热,到最后提起砍树的事情时,老人毫不犹豫地说:“立即砍,只要赵子春说需要砍,咱二话不说。”这一历时5年之久的“树线矛盾”终于被他迎刃而解。
  多年来,赵子春风里来雨里去,足迹遍及阜阳市三区十余个乡(镇),管理线路两千多千米,清理树障六千多棵,消除安全隐患两百余处。他虽然脸晒黑了、人累瘦了,但群众对其供电工作的满意度越来越高。
  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赵子春用智慧和汗水谱写了精彩的青春华章。他先后获得“国网阜阳市城郊供电公司先进个人”、“安全生产先进个人”、“道德模范”和“安徽省电力公司先进个人”,“阜阳市直工委优秀共产党员”等二十多项荣誉称号,展现了“抗洪勇士”的时代风采。

记者手记

难以割舍的情怀

  “我虽然早已脱掉了军装,但曾经伴随我几年的橄榄绿永远不会褪色。”16年过去了,赵子春在接受采访时仍然怀恋着当年的军营岁月,“不负组织重托,秉承军人优良作风,是对我军旅生活的最好纪念。”
  如果把华夏大地数千万退役军人比作一片浩瀚无垠的山林,赵子春可能是山林中一棵并不引人注目的小草,小草虽然平凡,但并不影响其开花、结籽、装盼山林的快乐。在部队,他是“抗洪勇士”,到地方,他从普通的电工被提升为供电所所长,赵子春怀揣那份难以割舍的军人情怀,一路走来,他的角色在变,但静守初心、脚踏实地的军人本色始终如一。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新时代为每个青年提供了实现梦想的舞台,赵子春退役后奋战在新时代的新战场,用行动向党和人民递交了一份合格的青春答卷。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