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市:家园共育 唯“真”至上
02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662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9年07月24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662期  下一期
马鞍山市:家园共育 唯“真”至上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通讯员 钱开丽 柴家峰 本报记者  发布日期:2019-07-24 10:27:20

   近年来,马鞍山市多措并举,不断加强幼儿园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努力探索家庭和幼儿园合力共育的有效途径,积极推动学前教育水平再上新台阶。2018年9月以来,先后有26个亲子案例上榜“幼教365”平台,实现了小、中、大三个学段优秀案例全覆盖;亲子作业100%完成,亲子陪伴全部达标并走向自发自觉;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效果逐步凸显,学前教育水平获得肯定。今年3月,该市作为全国唯一地区,受邀参加全国阶段性成果展示交流活动并作主题发言。今年5月,该市被中央电化教育馆确定为全国七个优秀试点区之一,是我省首个国家级“家园共育”优秀试点区……马鞍山市唯“真”至上的“家园共育”经验唱响全国。

真迫切——如何破解幼教困境

   论起马鞍山市“家园共育”工作的缘起,该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总结为三个字“真迫切”。近年来,该市立足实际,努力推进幼儿教育事业发展,先后启动实施两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不断改善学前教育办学条件,全市幼儿园数量从2011年的196所增加到2018年的290所,公办幼儿园、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比例从64.8%增长到82%,“入园难”、“入园贵”逐步化解,保育教育水平显著提高。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基础环境的保障,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更离不开教师、家长和社会多方共同努力,在信息时代,如何依托现代化手段帮助家长进行科学育儿、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是该市幼儿教育工作面临的新课题。2018年1月,中央电化教育馆组织开展了第二批“家园共育”百所示范幼儿园遴选工作,为困惑中的该市幼儿教育提供了破解难题的路径,无疑是雪中送炭。

真行动——上下联动开好局

   该市第一时间将中央电化教育馆活动通知传达到每所幼儿园,广泛宣传动员,积极组织申报,并从中遴选出14所上报。2018年1月,市政府机关幼儿园、向山镇中心幼儿园等五所被确定为国家第二批试验园,该市试点区工作拉开帷幕。
   统一认识,及时启动,刻不容缓。至今,还流传着一个小故事:2018年1月,第二批项目启动会在山西省太原市举行,时逢大雪封路,马鞍山市项目园参会人员三次被迫更换出行方式,从飞机换高铁再换普通快车,耗时十余小时,克服路途艰难,坚持参会学习。项目启动初期,教师不支持,家长不配合,幼儿园畏难情绪明显,推进压力大,个别园打起退堂鼓,数次申请退出;开展座谈,出谋划策,沟通鼓励,逐渐打开工作局面。
   为积极推进项目实施,2018年3月6日,市教育局召开专题推进会,统一思想,理清思路,明确目标。项目实施期间,省电化教育馆、省项目办公室、市教育局等领导多次深入幼儿园开展调研,释疑解惑,加油鼓劲,排忧解难。国家、省项目办公室分级建立家园共育交流群,传达项目精神,分解项目要求,宣传共育成果,并指导示范园创建工作,为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方向引领。
   真抓实干离不开经费支持、项目保障。该市建立市级家园共育工作群,构建每周调度机制,公布各园“亲子活动完成率”,分享优秀亲子作业及动态信息。投入60万元为五所试点园采购触控式教学一体机、教师办公电脑等设备,配备早教机器人、智能情景英语学习APP等产品,保障活动开展。同时,积极组织项目园教师赴江苏省南京市、山西省太原市等地学习、交流,深化对“家园共育”认识,提高项目实施水平。

真落实——多措并举稳步推进

   “家园共育”工作实施过程中,园长挂帅,园领导班子、骨干教师及家长委员会主任担任成员,统筹推进“家园共育”工作。将示范创建工作纳入发展规划,分层召开启动会,广泛宣传动员,深化思想认识,做到目标明确、行动一致。各园结合实际,制定年度实施方案,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培训,不断提高教师及家长“家园共育”亲子活动设计和实施能力。
   日常考核中,将亲子作业、日常陪伴、直播观看作为班级教师日常考核的组成部分,纳入班级活动日程。通过“幼教365”平台,教师每天把最新的幼儿活动、生活、游戏等照片分享给家长,家长将日常陪伴和周二的亲子作业反馈到平台上,教师每日追踪、及时督促,家园联动,实现了高质量保育教育。
   为抓好案例分享,该市密切关注“幼教频道”、“学前在线”、“幼教365”等亲子互动平台,定期开展亲子活动,并进行网络直播、活动上传、资源分享,保持活动常态化并适时开展优秀案例展览。组织教师、家长于周二、周五定时观看专家直播,撰写感悟心得体会并在平台中分享。该市幸福花园幼儿园“感悟”视频集、市政府机关幼儿园《观看“幼小衔接”有感》、马钢花和幼儿园《走好入园第一步》等优秀案例、文章多次被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刊发。
   在抓好家长宣传栏、家园手册、家长学校活动、家长开放日等常规工作基础上,各园努力打造丰富多样的特色亲子活动,如马钢花和幼儿园承办了省第二届幼儿游戏活动周,“小班防拐骗”、“亲子森林运动会”等活动多次在国家资源平台幼儿教育专栏发表;向山镇中心幼儿园“让游戏陪伴童年健康快乐成长”沙龙、“周末舞台我展示”为农村幼儿园活动开展提供了思路与方案;珍珠园幼儿园利用“幼教365”平台、“诗城教育”公众号等渠道,宣传幼儿园保育教育活动,有效提高“家园共育”工作的知晓率。
   活动开展以来,该市五所试验园认真梳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难题,坚持“问题即课题”的理念,积极开展课题申报和研究工作。目前,该市向山镇中心幼儿园申报的《运用信息技术开展亲子阅读的研究》已被中央电化教育馆立项,幸福花园幼儿园、市政府机关幼儿园申报的国家课题子课题正在立项评审中。

真成效——学前教育再上新台阶

   伴随“家园共育”的持续推进、“亲子活动”的深入开展,家园间的理解进一步加深,亲子间的关系进一步融洽,家长育儿观念进一步转变,更多家长积极、主动投入到“家园共育”中,家园合力逐步形成,育儿质量不断提高。
   正如幸福花园幼儿园中(2)班幼儿陈奕璇的家长所说:“从小班开始参与亲子活动,到现在陪伴孩子共同完成了45次小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特别贴近生活,最大的感受就是陪伴越多,收获越大,和孩子的关系愈加亲密。”
   近年来,该市上下联动、齐抓共管。上下“一盘棋”,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全力提升学前教育教学水平。积极参与资源建设与应用,努力打造丰富多样的特色亲子活动。推动信息技术与学前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深化活动内容,密切幼儿园和家庭的联系,不断提升教育成效。
   今后,该市将以试验园为示范,引领带动其他幼儿园参与到活动中,切实打造好“家园共育”示范区,努力探索出一条符合马鞍山市特点的“家园共育”路径,更好地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