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致中国文联中国作协成立70周年的贺信 新时代呼唤着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 用一年不长的时间 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情 高校要努力培养人格完善的时代新人
02版:青年大学习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661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9年07月19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661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高校要努力培养人格完善的时代新人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安徽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张庆亮 发布日期:2019-07-19 10:23:4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人格要正”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格教育的重要论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我们必须深刻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
  所谓“人格”是指人对社会、对自然、对他人、对自己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和持久的、独特的思想活动方式、心理活动过程和行为模式,是人的思想、道德品质、性情、气质和能力等内在特征的总和。人格健康与否对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至关重要。大学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是青年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放飞梦想的地方,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格教育,努力培养人格完善的时代新人。
  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的精神内核,是支撑个人坚定事业信心的动力源泉。面对世界局势的复杂多变,面对经济现象的纷繁变化,面对社会思潮的激荡变革,高校要针对大学生所面临的思想困惑进行有效引导,教育他们做到理想坚定、信念执著、不怕困难、勇于开拓。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促使大学生将个人的理想和人生同祖国的前途和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将个人的理想追求和利益诉求同整个社会的共同利益和发展目标统一起来,将个人梦想的追求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实现目标融为一体。
  涵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自古以来,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针对社会上存在的道德底线缺失、道德行为失范等不良现象,高校要加强大学生的道德情操教育,引导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引领社会风尚。在具体做法上,首先是教师要做到“人格要正”,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其次是要提高学生的知识修养和文化品位,通过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等课程,以及讲座、研讨等活动,引导学生尊道崇德。再次是要宣传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通过典型引路,培养大学生高洁的操行和纯朴的情感,努力成为高尚的人。
  磨砺坚强的意志品质。“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意志是人类意识能动作用的集中表现,是人的重要的个性心理品质。坚强的意志是健康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充分激发人的潜能,是战胜挫折、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但人的意志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实践中的锻炼和在克服困难的磨砺中逐步形成的。当代大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到大备受家庭和社会的关爱,很多大学生缺少独立生活、吃苦耐劳等方面的锻炼,存在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生活自理能力较差、自制力不够等特点。为此,高校要通过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社团活动、实习实训等活动,提高大学生行动的自觉性、果断性和坚韧性,赋予他们锲而不舍的精神、自强不息的毅力和直面困难的勇气,引导他们树立明确目标,善从小事做起,处优而不养尊,受挫而不短志,使顺境、逆境都成为人生的财富而不是人生的包袱,在激情奋斗中绽放青春光芒、健康成长进步。
  锻造健康的身心素质。“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身心健康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前提和基础。当前在青年学生中,“小胖墩”“小眼镜”越来越多,视力不良和体质健康水平仍是学生素质的短板,面对学业与就业压力,而得到的心理健康指导与咨询服务也还不够。因此,高校必须注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一方面,要努力创造条件加强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进一步完善体育设施设备,改进体育教学,开设好球类运动、健美操、太极拳、武术等课程,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另一方面,要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配备数量充足的具有心理咨询职业资格的专兼职教师,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针对他们学业就业压力、人际交往障碍、情感困惑、网络依赖等问题,做好心理调适,培育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培养科学的批判思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希望广大青年“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他告诫广大青年,面对世界的深刻复杂变化,面对信息时代各种思潮的相互激荡,面对纷繁多变、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社会现象,关键是要学会思考、善于分析、正确抉择。事实上,高校作为人类文化知识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场所,具备独立的分析、思考与判断能力,是高校应有的秉性和特征,这也是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然要求。这就要求高校加强对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育,推行讨论式、案例式、研究式教学,使学生善于提出疑问并能够创造性地给出有说服力的解答。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了这把总钥匙,一切是非、正误、主次,一切真假、善恶、美丑,自然就洞若观火、清澈明了,自然就能作出正确判断、作出正确选择。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