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献是教育工作者不变的追求 做扎根贫困村的一颗“钉子” 25年指引5000农村娃成长 抗洪抢险勇担当
02版:人物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660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9年07月17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660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做扎根贫困村的一颗“钉子”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报记者 谢婷婷 通讯员 韩庭彦 发布日期:2019-07-17 10:13:17

扶贫教师贺俊强

做扎根贫困村的一颗“钉子”

 

   时间回溯到2014年11月4日。贺俊强说那天是他人生中最难忘、最有意义的日子——被组织选派到阜阳市颍泉区闻集镇刘伏庄村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当时心情十分复杂,既兴奋又忐忑”。2017年12月,挂职扶贫三年期满,应刘伏庄村民挽留继续留任。一转眼,五年过去了,贺俊强像“钉子”一样扎根在扶贫一线,书写了教育扶贫工作者的别样青春。
   2008年,贺俊强到省特殊教育中专学校当了英语老师。前往扶贫时,恰逢儿子出生不久,但是为了不辜负组织的信任和期望,他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挂职扶贫的道路。“刘伏庄村往返合肥需要八个小时,倒四次车”。五年前初到刘伏庄村,贺俊强虽然做足了功课,但还是被眼前贫困的村情村貌震撼了。刚到村里的第一晚,贺俊强住在村部一间小平房内,感到格外的迷茫和清冷,一夜无眠。
   “作为一个小年轻、一个外地人如何当好刘伏庄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首要问题就是融入当地老百姓中,体会、了解他们生活实情,知道他们需要什么、盼什么,洞悉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问题在哪里,明白群众期盼我做什么……把自己作为刘伏庄村大家庭中的一员,经常与群众拉家常、话里短、听民意”。贺俊强开始学说阜阳话,拿着一支笔,带上一个本子,换上运动鞋,穿上休闲装,走村入户,唠唠家常。
   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贺俊强经常到退休村书记孙全巨家中,促膝长谈,虚心请教,向其学习如何开展好村级工作。他时刻告诫自己,对待老百姓耐心多一点,厌烦少一点;理解多一点,抱怨少一点;实话多一点,套话少一点。不到三个月,他基本上与群众打成一片。
   结合当地的土壤、气候和国家扶贫政策,村党支部决定带领村民发展特色种养业。程庆伟是第一批养羊的贫困户,贺俊强帮助他申请国家贷款和补贴,2015年,程庆伟养了六只羊,第二年卖了五千多元。尝到甜头的程庆伟又买了8只羊,此后养的羊年年增加,如今已经有了16只,卖羊每年能获得一万元左右的收入。贺俊强还帮程庆伟申请公益性岗位,一年可以增加7200元的收入。“我于2017年脱了贫,如果没有党的好政策、没有组织帮扶,靠我自己是脱不了贫的。”程庆伟感激地说。
   “2016年,刘伏庄村已经整体摘帽出列。但如果村里没有产业,很难保证不返贫”。贺俊强告诉记者,解决贫困只是第一步,稳定脱贫才是根本和长远之策。工作逐渐打开了局面,贺俊强根据每户贫困户的特点,制订专门的帮扶方案,引导贫困户开展花生种植、香椿种植、畜禽养殖等见效快的项目。
   2017年底,贺俊强驻村满三年。村民们听说他要离开的消息后,来自九个自然庄的许多村民自发联名写了一封挽留信,信上有村民们满满的的签名、手印。“金杯银杯不如群众口碑。回想着这三年期间所做的一切,一切心酸、一切辛苦、一切付出都值了”。于是,贺俊强继续摸准实情、精准施策,结人民满意的开心果、满意果、富民果。
   刘伏庄村曾经长期没有村级集体经济,集体经济积累为零,导致了全村的整体贫困。贺俊强争取到建设村级光伏发电站和扶贫车间等项目,重点发展集体经济,提升村集体及村民的“造血”功能。现在,刘伏庄村村级光伏电站并网发电实现每户增收2943元,村级扶贫车间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6万元。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产业扶贫的重要抓手。贺俊强找到在江苏省南京市经商的刘伏庄村村民孙景海,劝他返乡创业。孙景海一口应承下来,回到刘伏庄村承包了50亩土地,注册资金80万元,成立了景海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葡萄。合作社优先吸纳残疾贫困户进社务工,带动了34户贫困户,其中13户残疾贫困户,现在已有52人走上了致富的道路。截至目前,刘伏庄村已成立了五个农民专业合作社。
   刘伏庄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村里只有一条土路,村民出行不便。2018年,全村实现了户户通水泥路,并在主干道安装太阳能路灯和视频监控设备,彻底解决了村民出行难题。贺俊强还向有关部门申请扶贫政策资金,完成了村卫生室升级改造,新建了标准化幼儿园,建成了村级便民服务中心……一批批民生工程陆续投入使用,为刘伏庄村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五年来,贺俊强像“钉子”般扎根在扶贫一线,带领村党支部悉心帮扶每一个贫困户尤其是残疾人贫困户。激发贫困户脱贫的内生动力,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教育、引导残疾贫困户不等、不靠,自信、自立、自主脱贫。先后被评为“省‘十二五’期间扶贫助残先进个人”、“阜阳市第六批选派帮扶干部标兵”、“颍泉区优秀选派帮扶干部”,被推荐为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助残扶贫先进个人”候选人。2019年被评为“全国残联系统先进工作者”,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和省领导的亲切接见。“回首来路漫漫,矢志不改初心。”贺俊强说。

贺俊强(右二)在走访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