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 薪火相传敬老爱老 健康扶贫青春行 关爱留守儿童 大学生走进乡村大课堂
08版:视觉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659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9年07月12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659期  下一期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 薪火相传敬老爱老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报记者 晓 君 通讯员 俞晓萌 发布日期:2019-07-12 09:48:32

  7月8日下午,合肥市滨湖惠园社区广场,两位老人演唱黄梅戏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大学生志愿者同台演唱并给予老人加油鼓励。当日,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大学生志愿者惠民团队拉开了在合肥市滨湖惠园社区为期一周的敬老爱老暑期社会实践序幕。
  据悉,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惠民团队于去年暑期在该社区建立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基地,注重社区老人的精神生活,让老人们的晚年生活充满艺术与音乐,使之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今年暑期是爱心接力第二年,大学生们要将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薪火相传。

孩子们现场感受着薪火相传敬老爱老传统美德故事

  □本报记者  晓  君  通讯员  俞晓萌/摄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