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业大学
放飞青春 筑梦西部
“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7月5日,安徽工业大学2019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暨西部计划志愿者欢送会举行。其中,九名西部计划志愿者和三名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将于本月底奔赴四川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新疆建设兵团开展支教和志愿服务。自2003年西部计划实施以来,2013年安徽工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立以来,该校唱响“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的主旋律,截至目前,共有250名西部计划志愿者放飞青春,筑梦西部。





带着梦想到西部去
因为同样的选择,朱邓强、陈昌苗、艾合买提江·艾买尔三个小伙子彼此结识,在大学毕业之际成了很好的朋友。不过很快,三个人都将怀揣青春梦想到祖国西部去,开启他们的西部计划志愿服务。最近,他们只要坐到一起,谈论的话题便都跟西部有关。
“尽管对西部知之甚少,但是心里还是很向往、很憧憬的。希望自己能够去基层好好历练,收获更多的成长。”安徽工业大学冶金工程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2019届毕业生朱邓强一边刷着手机,一边说。这些日子,他只要一有时间,就会上网搜索关于四川省岳池县黄龙乡的信息,那里是他即将前往服务的地方。
与朱邓强不同,建筑工程学院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陈昌苗从小在农村长大,对于即将前往四川省开江县天狮镇服务“三农”的计划,他的心里少了一些忐忑。“去了一定会好好干,一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既然选择了就必须义无反顾。”
商学院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们听说班长艾合买提江·艾买尔要回新疆参与西部计划志愿服务,都以为这回他离家很近了。殊不知,他将去的达坂城距离他家有一千五百多千米远。考虑是否报名参加西部计划的时候,艾合买提江·艾买尔已经被家乡一家银行招录。“从小我们生活的环境告诉我,家乡的发展需要源源不断的人才引进。比起大多数同龄人,我一直是备受社会关爱的,这让我更加愿意回到家乡,建设家乡”。
记者从该校团委了解到,自2003年以来,该校共有250名西部计划志愿者奔赴西部奉献青春 ,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志愿者代表。其中,2003届外国语学院赴云南西部计划志愿者谢丽萍获共青团中央颁发的“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银奖”。建筑工程学院2011届毕业生陈华康赴四川省灾区参加志愿服务,被评为“优秀西部计划志愿者”。还有“因为奉献,所以快乐”的志愿者陈华康、开展教育扶贫的志愿者方尤才……
2015年7月21日,该校西部计划志愿者张振伟在乘坐了两天两夜的火车后第一次到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经过七天的培训,被安排到山南地委政法委员会政工科工作。2016年10月,他参加西藏自治区公务员考试,并于2017年2月被加查县委组织部录用。四年过去了,作为安徽工业大学第一个到西藏自治区参与服务的志愿者,张振伟说西藏已经成了他的第二故乡,未来他希望为建设西藏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
连续六年的爱心接力
“四年前,我们怀揣着梦想走进了安徽工业大学,在这里,我们学习知识、锻炼技能、收获友谊、增强才干,完成了人生角色的转变。今天,我们即将告别母校,奔赴西部,从事基层的工作岗位,成为光荣的中国青年志愿者。四年来,感谢母校让我们学会了担当和责任,未来一年,我们将脚踏实地,为西部建设贡献一份微薄之力。”7月5日的欢送会上,该校第六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葛丽君在发言时如是说。
四川省乐至县距离马鞍山市一千五百多千米。六年来,安徽工业大学连续六届共计18名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到那里贡献智慧、挥洒汗水、发光发热。在那里,志愿者们除了积极投身常规的支教服务、参与智力扶贫外,还充分利用周末时间,结合当地实际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性的公益助学活动,如帮扶西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满天星——圆梦行动”,与安徽工业大学在校志愿者结对写书信的“小信鸽筑梦帅乡”项目,支教团和团乐至县委共同发起的科普创新实践项目“小创客启梦坊”等。
正在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公共经济政策学专业攻读博士研究生的王敏曾是安徽工业大学商学院金融学专业2015级硕士研究生,也是该校首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
2014年,该校招募支教团成员的消息传来,是直接读研还是选择到西部贫困地区服务?王敏不假思索地选择了后者,并顺利通过选拔,担任支教团团长,在乐至县支教一年。支教期间,王敏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满天星”支教项目、“太阳花”山村小学助学计划。她发起的“小信鸽筑梦帅乡”助学项目搭建了两百多名山村儿童与该校志愿者们信件交流的桥梁。王敏利用新媒体平台拍摄支教纪录片《粉笔上的星光》,宣传公益理念,展示志愿风采,影响、带动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志愿服务中。为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留住”他们的父母,王敏调查、走访农民工群体,先后完成了《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住房公积金作用调查报告》、《住房公积金助推农民工市民化的现实需求与可能路径》、《住房公积金与农民工的城市梦研究》等调查报告,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回首来路,王敏说自己在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的道路上所收获的远大于付出的。带着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她将永葆初心、砥砺前行。
据悉,该校研究生支教团自2013年成立,截至目前已选派五届共18人赴乐至县开展支教服务,践行志愿精神,薪火相传。再过不久,第六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将接过志愿“火炬”抵达乐至县,以务实、创新的态度,开展一线教育教学,以锐意进取的精神,实现精准扶贫助学。
做新时代的奋进者
自2003年西部计划实施以来,2013年首届研究生支教团成立以来,安徽工业大学共有250名西部计划志愿者放飞青春,筑梦西部。校团委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该项工作开展扎实、特色鲜明、成果丰硕,一方面得益于党政领导的重视,组织机构的完善;另一方面得益于全校共同营造的良好氛围,志愿典型不断涌现,更加激发了学生踊跃报名。此外,项目前期规范招募流程,严格选拔工作,项目期间做好跟踪培养,服务就业、创业等,很好地保障了该项工作的有序推进。
很快,该校九名西部计划志愿者和三名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将奔赴四川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新疆建设兵团开展支教等志愿服务。临出发前,校党委副书记祖明向学生们提出了四点期望:要在实践中精心组织,确保安全。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切实抓好社会实践的过程化管理,高度重视纪律与安全工作,确保实践活动安全、顺利进行;要在实践中虚心学习,增长才干。注重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练,增长本领,坚持知行合一,真正把学习和实践内化为人生态度、生活方式和毕生追求;要在实践中磨练意志,砥砺品格。通过扎扎实实的社会实践活动,经历风雨,开阔视野,迎接新的挑战,接受各种考验,更好、更快地成长为国家需要的栋梁之才;要在实践中服务社会、彰显价值。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特长,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用青春臂膀担当时代重任,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他还希望研究生支教团和西部计划志愿者们在志愿服务中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处,把个人追求同国家与社会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唱响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的主旋律和时代强音。
“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祝福所有参与西部计划的志愿者们,放飞青春,筑梦西部。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谢婷婷、通讯员祝小迁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