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城区挤、农村空仍是许多地方教育发展的普遍现象。但记者在六安市金安区施桥镇走访时却有了新的发现:该镇三所初级中学都装满了学生,小学和幼儿园也都就近入学;每年都有“回流”学生,镇党委书记也把孩子从城里转来;全镇上“211”、“985”大学的比比皆是,且这一数字每年都在上升;一校一品,特色发展,学生全面发展蔚然成风。缘何一个镇可以做到这些,“施桥现象”的背后故事是什么?直面施桥教育人,记者的心结逐步揭开。
因地制宜 办好家门口每一所学校
装修一新的教学楼、标准化的操场、崭新的塑胶跑道、门类齐全的教学设备……走进施桥镇的中小学,记者看到的是足以与城里学校相媲美的基础设施、教学环境、教育理念,这个江淮分水岭地区的孩子们在家门口也能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
在偏远的陈家河学校,教室内,教师们用多媒体设备开展教学,学生们边听课,边对照电子白板记录笔记。“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变成了‘班班通’、一体机,既方便又高效。”54岁的数学教师陈绪荣笑着说。
陈绪荣介绍,学校的变化很大,特别是均衡发展这几年。“过去通往学校没有像样的路,校园周边的环境很差,教学设施匮乏,学生们踩着泥土上体育课,一下雨,地面就坑坑洼洼……如今,农村学校的变化真是翻天覆地”。
“现在,学生们除了学得开心,还玩得舒心、吃得放心。”将军山希望小学校长宋明星介绍。走进这所依山而建的小学,校内基础设施齐全,校园环境优美整洁。62岁的夏宽仓退而不休,经“夕阳红”工程被返聘回校,继续承担五年级数学教学;53岁的尹红兵除了授课,还兼任主厨,负责全校烧菜的活儿;五位年轻的教师住着统一配置的周转房,安心扎根在乡村教苑。
“硬件必须得硬,软件不能软,城乡教育差距才能逐步缩小”。施桥镇中心学校校长关珂介绍,自2015年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检后,全镇中小学布局更加合理,不仅校容校貌焕然一新,并实现了“班班通”全覆盖、宽带网络校校通、塑胶跑道全都有。
同时,各校还加强了美化、绿化、文化建设,美化与文化深度融合,仅2018年中心学校就为全镇14所学校统一植树载花,添置、更换校园文化标牌。现在所辖校、园各有千秋,各有特色,其中施桥初级中学、埠塔寺初级中学、陈家河学校、将军山希望小学、草皮塘小学等文化建设内涵、品位均达到区内农村学校最高水平。
这一整套因地制宜的软硬兼施“组合拳”极大地缩小了校际间的差距,实现了“最好的建筑是学校,最美的风景在校园”,并形成了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格局,农村学生不再蜂拥到城区上学,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成为现实。陈家河学校的生源除了本学区之外,还吸引了舒城县、合肥市、芜湖市、贵州省、湖北省等外地的学生来校求学。
想方设法让热爱教育的人安心乐教
作为地处江淮分水岭地区的农业大镇,施桥镇经济较差,但却跻身全区教育第一方阵,多年来,教育早成为该镇的一张靓丽名片。
“除了当地民风淳厚、重视教育外,施桥教育人的奉献、吃苦、团结、勤奋、坚守也是出了名的”。在关珂看来,教师才是办好教育的第一资源,要改变教育,必须从改变教师开始。
一直以来,学习、研修、培训已然成为了习惯。通过多次走访,记者发现在施桥镇,上到中心学校校长,下到村小学校长、教师,都是教书育人的行家里手,争做教育家办学的理想在那里落到了实处。
吴向军,埠塔寺初级中学校长。他是退役士兵、教育的门外汉,但他常怀忧患意识,勇于进取学习,逐渐成长为优秀教师、合格教育管理者,并荣膺金安区教师培训专家团成员、省乡村首席教师。
“一定要让园里的课程、游戏体现农村特色”。在施桥镇中心幼儿园园长许志远看来,农村的自然资源到处都是游戏材料,如采来的野花、捉来的蟋蟀、遍地的泥土等,真正让农村幼儿课程散发“农”味,这将是农村幼儿园永恒的主题和追求。
半个墩小学位于该镇最西部,作为教学点,只有10名学生,音乐、体育、美术教师一直紧缺。但校长陈红没有等、靠、要,早在四年前,他就与城里的梅山路小学共建“在线课堂”。
“曾经缺硬件、少资金、网络差,现在宽带网络、‘班班通’、资源平台等都已经配备齐全”。见证了信息化发展的施桥小学校长曹家钧直言,信息技术的应用给教学带来了巨大变化,半个墩小学与梅山路小学共建“在线课堂”后,不仅解决了农村教师的结构性紧缺,确保了农村小学开足、开齐国家课程,还实现了资源的互通共享,关键是让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在施桥镇,“服务学校,服务教师,服务学生”的“三服务”理念深入人心,师生“同吃一锅饭,同住一寝室,同听一节课”的“三同”活动广受好评,并集结了一大批胸怀天下、乐以忘忧、勇于求索、默默坚守的优秀教师群体。
“奉献”是王必兴的座右铭,无论担任三口堰小学校长,还是作为施桥小学班主任,29年来,他欣然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在,被亲切称为“不回家的老班”。陈虹建,埠塔寺初级中学年轻的特岗教师,“好学”是他的特质,虽然学得是物理专业,但为了适应岗位需要,改带英语,并获全镇第一。郭登扬,语文教师,却擅长分析学生心理,乐于帮助学生成长,成为众多施桥初级中学学生敬服的“郭先生”,所带班有多名学生考入清华大学等名校。金从应,1983年毕业就分配至陈家河学校,除了期间有短暂的离开,三十多年里一直坚守,干了学校多个岗位,“合作”是他的特长,他直言将一辈子扎根陈家河,不走了。
正是拥有一批优秀的教师队伍,才使得学校的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各校期末考试成绩优秀率上升、均分提高、低分段减少;双墩小学、陈家河学校、草皮塘小学、施桥小学的毕业班成绩稳中有进;2017年全镇中考位居全区第二名,突破历史最高水平;2018年全镇中考位居全区区第四名,其中语文、数学、物理实验操作等多个学科跻身前三强;2019年春季中职招生全区领先位次;全镇上“211”、“985”大学的比比皆是,且每年都在上升。
遵规循律致力于每个学生全面发展
“他当年没有考上六安市第一中学。”说起范文祥中考的成绩,班主任马中生记忆犹新。2012年,范文祥从施桥小学升入陈家河初级中学,不苟言谈的他在班上属于中等偏上成绩,但他“爱读书,勤钻研”,后考上了毛坦厂中学。此时,其父突发疾病,丧失了生活能力。但他克服了困难,在逆境中奋发,最后圆梦清华大学。
在施桥镇,获得成功的大多像范文祥这样的学生,他们绝大部分是留守儿童,其中80%以上家长常年在外打工。对于这些孩子,包括陈家河初级中学在内,积极开展课后服务,部分留守儿童常年寄养在教师家里,教师们要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学习辅导、心理疏导,有的节假日还要全程陪护,充当代理家长。埠塔寺初级中学建有留守儿童之家、设立“亲情电话”、成立“一对一”帮扶机制、组建“临时妈妈”、“爱心妈妈”团队,让他们能在爱的陪伴中健康成长
立足镇情,以父母心办教育是“施桥现象”的重要注解,采访中,记者看到施桥镇14所学校围绕金安区开展的“素质教育提升工程”,以育人为中心,致力于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并形成了“一校一品”的特色化发展,如施桥小学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个性的发展,着力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致力于学校内涵发展。近期,该校以乡村学校少年宫为依托,创建社团示范校,共成立了14个社团,学生参与率高,丰富的社团活动内容满足了学生发展的需求、得到了家长的认同。另外,该校的大课间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举办的竞赛活动中先后获金安区一等奖和六安市二等奖。
施桥初级中学师德师风建设融入到具体管理细节中,从早上第一个学生到校至九年级晚自习最后一名学生离校,学校安排教师全天看护学生的学习、游戏、休息,在学习上做教师,在安全上做保安,在生活上做保姆,为留守儿童家长分忧;上学、放学时间,与派出所联合巡视主要路口,为学生保驾护航,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一致好评,教师刘锐获“皖西好老师”。
正是在金安区“素质教育提升工程”的大背景下,施桥镇各中小学不仅开齐、开足各类课程,实行“推门听课”制度,随时到班听课、评课,定期开展教学质量检测。通过社团建设等方式,各校结合实际,有选择性开设体育类、艺术类等校本课程,建立常态化的校园体育竞赛机制,面向全体学生组织开展艺术活动等,积极开展研学旅行活动。搭建竞技和展示平台。举办中小学田径运动会、乒乓球比赛、足球联赛、啦啦操比赛、校园文化艺术节、文艺汇演等活动,为广大学生提供发展平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 短评
求真务实是“施桥现象”的关键词
□本报记者 韦玉柏
当前,因教育资源不均衡所带来的问题和矛盾一直未能真正破题,如城区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仍然不足,“大班额”、“择校热”等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同时,生源的流动进一步加大了农村学校与城区学校、城镇学校之间办学质量上的差距。农村学校生源流失、校舍空置,“空心校”、“麻雀学校”日益增多。
无疑,“施桥现象”给人眼前一亮。这个位于江淮分水岭地区的偏远镇从幼儿园到中小学,教室里坐得满满的,许多外学区的学生慕名而来,本地的孩子也纷纷“回流”,其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多年来稳居全区第一方阵。究其原因,可能有许多,如领导有方、教师肯干、学风浓厚,但记者以为更重要的是施桥教育人对新时代背景下教育规律的正确把握,并沿着这一方向坚实地向前迈步。
需要指出的是,施桥镇只是六安市金安区教育版图上的一个组成,它的存在不是个案,应该是在该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发展中展现的一个亮点。这正告诉我们,农村学校也有明天,关键就看会不会适应农村学校的发展形势、能不能满足农村学校师资质量亟待提高的现实需要、肯不肯为农村孩子办好家门口学校而下大力气。难能可贵的是施桥镇有了许多有益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