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头版 | 上一版 下一版 |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宿松县:用乡风文明引导乡村振兴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报记者 韦玉柏 发布日期:2019-06-28 14:39:16 |
“推拿,推进,推土……”台上老师大声的领教,台下二十多名“学生”齐声随读,一遍又一遍,都非常认真。 站在台上的教师名叫徐春荣,今年61岁,曾是宿松县长铺镇的一名民办教师,后在长铺社区当过妇女主任,退休后一直在家。九年前,徐春荣发现在镇上陪读的家长因不认识字,连手机都不会使用。于是,她在自家房子一楼摆放了几张课桌和一块黑板,成立了识字班。
“每天上课时间为上午8:30~10:30,下午1:00~3:30,根据识字程度分级教学。” 徐春荣介绍,这些学生大都是程集中学的陪读家长,还有一些附近的村民,年纪都在40岁以上。
九年来,徐春荣共教授了一千多名“学生”。“看到了她们通过学习不再是睁眼瞎,学会了看书、写字、发信息、玩微信,很有成就感“。徐春荣表示,今后只要有学生,一直会把识字班办下去。
这样精彩的乡风文明故事远不止此。在长铺镇居民之家社区文化服务中心,记者看到村民正在表演断丝弦锣鼓,气势磅礴,悦耳动听。“断丝弦锣鼓有千年的历史,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般的婚庆喜事和丧事,以及一些企业的开业典礼等,断丝弦锣鼓都能去表演”。长铺镇文化站站长王毅介绍,目前全镇有两支表演断丝弦锣鼓的队伍,每队都是30人以上,近几年发展得特别快,主要是村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对精神文化需求更高了。
作为宿松县的“文教之乡”,长铺镇还依托当地的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程集中学带动当地民风建设,并倡导建设良好家风。
“榜上有名,脚下有路”。走进程集中学,一股清新之风扑面而来。校长夏毕华告诉记者,文化建设是该校不断努力的方向。目前正打算建设一条文化长廊,前一段将陈列程集中学的校友,他们有院士、科学家、企业家,而在文化长廊的后一段留出空白给未来的学生,鼓励他们为祖国、为人民作贡献,把精神文化流进学生的血液之中。学校要求家长们要以身作则,用言传身教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懂得珍惜学习的时光。
在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上,长铺镇利用道德讲堂广泛开展“传承好家风、好家训”、“庆祝传统节日”等主题活动,以及“好婆婆”、“好媳妇”、“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另外,在培育新乡贤文化上,长铺镇成立了乡贤文化研究会长铺分会,建立了乡贤调解室,并且选出了一批群众公认、处事公道、热心公益的新乡贤,引导他们积极参与邻里矛盾纠纷调处、乡村治理等工作。
据悉,2017年长铺镇举办了宿松县首届断丝弦锣鼓展演活动,将民俗文化搬上大舞台。目前,长铺镇农家书屋有七个、长铺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一个和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六个,并在村(社区)建立了文化长廊,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大力夯实乡村文化振兴基础。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