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育熨帖学生的心灵 换个方式会更好 爱的印记 本真写话,让儿童习作绽放异彩
15版:课堂内外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647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9年06月12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647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让教育熨帖学生的心灵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合肥市习友小学 张 云 发布日期:2019-06-12 10:24:36

  前一段时间,身边发生的一系列学生自杀事件的新闻,让人触目惊心:
  2018年8月13日,合肥五年级学生沈某,留下遗书跳楼身亡。从内容看,该父母的家庭教育方式不当。
  2018年8月31日,肥西初二学生汪某与家人因学习问题负气,在家中跳楼身亡。
  2018年9月25日凌晨,庐江县某学校学生丁某,从其祖父母家中跳楼身亡……
  发生这一连串的自杀事件,让我们困惑:现在的学生究竟是怎么了?
  曾以为,现在的学生比当年的我们幸福许多:学校的环境优越,家长的关注度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高……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与我们自己的孩提时代相比,今天的学生要面对更多的挑战和更艰难的成长环境。有调查显示:与20年前相比,现在的学生学习能力下降了;情绪处理能力更差了,变得更易冲动,更不听话了。
  夸美纽斯说:“没有一块木板粗糙到再也不能刨平的地步,没有一面镜子模糊到再也不能照见人影的地步。”每一个学生都有其各自的特点,需要我们走进学生的内心,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要让学生真正的适应未来,教育者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转变理念
  要教育好孩子,先从转变父母自身开始。孩子不是我们炫耀的产品,作为成人的我们,不能因孩子一时的成败而情绪化。需要我们做到把目光放长远,想想孩子今后适应社会时需要具备哪些素质,教育子女会轻松很多。家长要转变自己的“成功教育观”,不要时时关注孩子的成绩、成功或成就,不能把孩子的人生看成是短跑,随时尽可能冲向终点。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具有一定的韧劲,要培养一定的逆商,即从逆境中走出来,失败后再站起来的能力。
  二、学会沟通
  尊重学生是有效沟通的基础。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尊重他们的兴趣爱好,要放下“师道尊严”。同样,家长也要摆脱“长者为尊”的传统思想,与孩子平等对话。再是要聚焦问题的解决,与孩子一起提炼出日后提高的方法。如遇孩子收获成功时需要给的是一个肯定,家长需要和孩子一起通过有效沟通,找到他成绩背后的品质,以便下次再出现类似状况时可以效仿。而当孩子面临问题时,需要的是一个善意的提醒,家长需要和孩子一起沟通,找到问题出现的原因,以便日后避免同类问题的发生。
  三、真心接纳
  孩子也是“社会人”,他们也和成人一样,有着社会性的需要。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每一个人都有五种不同层次的需求,只是这些需求在不同时期表现出来的程度不同而已。孩子在满足了基本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后,也需要有归属和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与孩子交流,要全身心地投入,耐心地听完孩子的话,让他们把想法和要求顺畅地表达出来,给予“发泄”的机会。当孩子表达情绪后,作为成人的我们首先要表示理解,在孩子情绪好转之后再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让孩子多角度地思考问题。
  教育是一个心心相印的活动,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让教育熨帖学生的心灵,用我们的爱去点燃学生进步的火焰。关键是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等待。因为教育是一个慢的过程,是一个让人期待的过程。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