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育领域的供给侧改革 学校管理经验之我见
10版:校长论坛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647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9年06月12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647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浅谈教育领域的供给侧改革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马鞍山市雨山区四村小学 王永红 发布日期:2019-06-12 10:21:55

  校长简介    王永红,中学高级教师,现任马鞍山市四村小学教育集团校长。曾获中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成果”三等奖、“安徽省第三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教育技术研究课题”一等奖、“安徽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奖”一等奖、马鞍山市优秀教育工作者、马鞍山市第五届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安徽省体教结合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市新课程改革优秀教师称号等。2016年担任马鞍山市雨山区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

  曾经在报纸上看到过一个普通的孩子这样表述自己的“教育梦”:“上一所好学校,遇见一位好老师,聆听一节又一节精彩的课,参加一次又一次有趣的活动,每一天都能在校园里开心学习,健康成长,让自己在学校学习生活的经历成为人生一段最美好的记忆,因为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成就一生的幸福。”
  教育供给侧改革,就是要坚持儿童立场,就是为了使学校教育更加符合学生学习与成长的规律,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圆更多孩子的“教育梦”。作为学校教育工作者,我从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要注重建设让学生留恋的“好环境”
  在一次期末考试中,六年级语文作文试题是“说说你最留恋的学校一角,或最爱上的哪门课,或最爱参加的哪项活动”。学生们在作文中写的最多的是,我带领他们到学校新建成的图书阅览室去上课、下午放学后去那里借阅图书时遨游知识海洋的享受、收获与欢喜。
  我之前工作过的南山小学有近一半的学生是居住偏远的留守未成年人,学校异地搬迁后,新建了干净漂亮的食堂,后来我们还因地制宜精心建了学生图书阅览室。建成后,这里成了乘校车回家学生们最喜欢的“候车室”,甚至很多附近的学生家长也都不再急着接孩子回家,因为孩子想在阅览室多看会儿书。
  一所“好学校”,它的设施建设与使用应当是为了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与成长需求,成为学生向往、喜爱、留恋的美好所在,成为有生命力的育人资源。
  二、要注重培育与学生心心相印的“好老师”
  上学期,一位五年级的男生擅自旷课半天,班主任让我协助她教育这个学生。我耐心地询问了原因。原来,当天上午,因为考试卷订正“没过关”,教师就“骂”他“字写得不好”,对他的一些解释也表示不相信,还口无遮拦地说:“像你这样的小孩,初中肯定上不了,还不如在外面摆摆地摊呢……”
  这些话使他感到羞辱也很愤怒,中午放学回家,妈妈也不理解他,一怒之下他离家出走了。整个下午,他认真地反思了自己的行为,并给妈妈道了歉。那么做教师的我们,是否也应当反思一下,在学生的这段经历中,我们留给了他什么?
  “教育其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而已” 。“好老师”,就是能够以爱促进学生自尊、自信、自主地成长。要尊重学生,接纳学生的现状及其个性、人格和权益,并予以充分关注,让学生在人性的关怀中得到心灵的慰藉,使学生感受到平等安全的氛围,获得自我价值感。
  三、要持续加强校本教研,打造学生向往的“精彩的课”
  我们努力抓课堂建设,着力校本教研,持续引领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我们提出自己的改革目标:课题引领,现代信息技术融合助力,建立教学研训一体化研究“新模式”,培育与时俱进、专业化发展的“新教师”,建设以学为本、“互联网+”的“新课堂”,践行“行知教育”,着力提升教学品质。
  我们建立并实施“合作互惠”的校本教研制度,立足常态课教学开展主题教研活动,通过议课辩课,带领并鼓励教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做小改革、微创新。我们树立全学科的教学质量观,追求全学科育人育“全人”,扎实开展面向全部学科、全体教师的常态课视导活动,倡导全体教师 “让‘减负’从提升常态课教学质量做起”。
  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永葆课堂教学创造性和有效性的精髓在于对课堂教学坚持不懈地进行改革与思考!
  四、要努力丰富校园课程文化,开展学生喜欢的“有趣的活动”
  “有趣的活动”,可以让学校成为汇聚快乐的文化场所。我们将周一升旗仪式一人讲千人听的传统模式,确定为每周一以“梦想舞台”为载体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各班级按学校计划轮流承办,自编、自排、自演,使学生在更具趣味性、主动性中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
  我们在校园一角开辟出一块“行知种植园”,让学生充当“小菜农”,体验劳动与收获的快乐;我们组织校园欢乐体育节活动及魅力科艺节活动,通过整合开发具有时代气息、符合儿童情趣的艺体科技活动项目打造活力校园,师生家长一同狂欢,感受生命的意趣。
  我们还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进行了改革,变单项评价为多方位、多角度的立体评价。我们把过去的思想品德、心理健康这样的大而泛的评价,改成了我们自己提炼出的“学生需要培养的10个好习惯”的自我评价,使评价报告单更具主体性、趣味性、激励性、教育性,帮助学生更加乐观、全面地认识自己,让每个学生都能发现并有信心成为更好的自己。
  教育供给侧改革是个系统性的长期的工程,是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个性的发展、更幸福地成长。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减轻课业负担,开展多彩生动的校园文化活动——这些是学生的渴望,也是我们改革的方向和发展的目标。
  (注:本文为马鞍山市教育科学研究2016年度专项课题(MJZ1625)《基于儿童立场的校本特色文化建设案例研究》案例)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