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学院:打造红色“移动课堂” 第一书记是最好的思政教材
05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630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9年05月08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630期  下一期
铜陵学院:打造红色“移动课堂”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19-05-08 11:12:14

检索四:平台
易班,不“易”样的精彩

  “青春奋发正当时,携手共筑中国梦”
  “致2018级新生的一封信”
  “校园好声音来了”
  ……
  在铜陵学院,易班平台“铜小易”是全校师生的无处不在“神器”。
  据了解,2018年1月,铜陵学院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丁家云、院长倪国爱为组长的易班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学校易班做好顶层设计。学校专门设立易班发展中心,整合各职能部门和教学院部资源,以开放、共建、共享的互联网思维构建易班,形成工作合力。3月下旬,学校专门印发《铜陵学院易班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易班建设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工作架构、工作步骤、保障措施,以及易班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
  易班平台功能怎么样?铜陵学院2018年迎新工作给出了答案:易班,展示不“易”样的精彩。
  2018年8月上旬,伴随着2018级新生录取通知书的寄出,学校易班专门印制了“易班注册与认证流程”、“易班熊带你玩转易班”等材料,引导新生第一时间下载注册认证使用易班。学校易班为每个新生班级建立了易班公共群。及时更新学校易班网页内容,并在易班APP主页开辟了“易学区”、“校园情”、“思想库”、“服务站”等四大板块,详细介绍易班、铜陵市和学校情况,从学习、生活、文化、实践等方面对新生进行了全方位宣传推介和教育。制作学校宣传视频,上传学校宣传画册,“铜小易”变身校园导游,让新生几分钟走遍校园、提前浏览校园风光、了解学校相关情况、熟悉校园,“2018级新生入学报到须知”、“致2018级新生的一封信”等材料内容丰富、实用性强、界面简洁、体验感强,获得了新生好评。学校易班专门建立了“易班客服群”,解答新生在易班注册认证和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截至报到结束,新生注册认证易班人数达4914人,迎新系统内容总浏览量达1.2591万人次,学校易班回复新生咨询1000余人次。
  在迎新现场,易班服务站格外显眼,“易班不一般、铜young不同样”的闪亮标语、易班网薪兑换礼品展示等内容引来了大量新生及家长们关注的目光,“铜小易”们不停在电脑边忙碌着,回答新生提问并用电脑、手机演示“易班是什么”、“易班用来做什么”,指导教师现场讲解易班APP的主体功能。学校易班学生工作站积极选派骨干力量与各二级学院迎新服务站及时对接,协助指导新生在报到时通过手机或电脑进行易班扫码报到。学校定制的易班熊们主动与新生互动,慰问迎新工作人员,积极宣传推广易班,呆萌可爱的形象、活泼俏皮的嬉戏引来迎新现场阵阵欢笑,很好地拉近了易班与新生的心理距离,提升了亲和力和认同感。
  另外,每位新生在易班报到后,随即生成迎新数据,工作人员通过电脑和手机实时查看全校、各学院报到情况,并向相关领导、职能部门及时汇报信息,为工作决策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报到结束,生成了易班迎新大数据分析报告,包括全体报到新生的男女生比例、生源地分布、年龄分布等情况,并及时向工作人员和新生推送。准确详实的数据、清新雅致的界面让迎新数据一目了然,新颖生动的呈现方式提高了新生报到的效率,提升了迎新工作形象。
  “目前,学校已有1.2104万名师生进驻易班,2018级全体新生更是全体覆盖。” 4月25日,铜陵学院易班发展中心办公室主任程海云告诉记者。据介绍,铜陵学院大学生易班作为我省2018年首批建设单位,在上级部门的正确指导下,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强化组织制度建设和工作条件保障,科学构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新阵地,着力打造不“易”般的网络平台。定制学校易班APP“铜小易”,潜移默化开展思想引领、教育教学、生活服务、文化娱乐四“季”活动,努力营造网络育人之“春”。


检索五:新媒体
在网络世界引领向上向善

  互联网作为一种强大的交互型媒体,构建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网络育人。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对互联网等网络媒体的发展极为重视。随着移动互联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微信作为新媒体中的“后起之秀”发展势头迅猛,官方微信公众号已成为高校宣传和价值引领的新阵地。
  铜陵学院顺应时代发展浪潮,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成立微信公众平台,取名为“铜陵学院”。校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工作人员张文斌告诉记者,“铜陵学院”校园微信公众号坚持“内容为王,价值引领”的原则,精心策划选题,丰富推文内容,得到用户群的高度认可。在铜陵学院,学生新媒体中心号称是“最难进的社团”,而校园微信公众号的运营主要由学生新媒体中心的成员完成。
  原则定下来了,选题怎么发现?“在用户需求中和校园中发现。”学生新媒体中心骨干卞金兰和方志成如是说。
  校园微信公众号的用户主要为铜陵学院学生,他们的需求很多、很杂,寻找到好的选题必须围绕用户精准需求,有精准需求才能催生“有趣”的选题和“有料”的内容。针对考生及家长的需要,校微信公众号在2018年高考录取期间相继推出《权威发布|铜陵学院2018年录取查询通道》、《查询 | 我的录取通知书到哪里了》等推文。在校生是比例最高的用户群体,“四六级”、“考研”等话题容易引起共鸣,校微信公众号策划《2019备战考研进行时 | TLU特辑》、《这一次,认真你就赢了》等考研专题,用身边人、身边事引导大家,得到了在校师生、校友及家长的热情关注。
  追求校园热点是发现选题的又一个常见路径,好的热点产生好的选题,好的选题孵化好的内容。针对学生餐厅新变化引发的校园热点,校微信公众号推出《傲娇 | “铜大”的食堂》、《傲娇 | “铜大”的食堂 2.0》;针对开学与毕业季,推出《爱上铜院不需要理由》、《毕业季 | 你已退出群聊》。一篇篇推文、一句句留言是在校生对学校的爱戴,更是毕业生对学校的留念。此外,校微信公众号积极策划“新时代·新青年”专题,突出价值引领,引导学生争做新时代有为新青年。
  据介绍,铜陵学院微信公众号自2016年4月开通以来,累计发布推文千余篇,一些推文和作品在安徽高校新闻扶持计划、安徽高校新媒体作品评选中获得奖励,在2018年“校媒·安徽高校十佳微信公众号评选”中获原创内容奖。


检索六:成果
被骂的广告学成“获奖专业户”

  这两年,在该校,广告学专业颇受学生“高看一眼”,各种比赛中都能看到该专业的学生拿奖,成了全校名副其实的“获奖专业户”。每每听到学生点赞广告学专业,该校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教师杨龙飞的内心会腾起一股幸福感。
  “要知道,现在学生的每一点认可都是对广告学专业莫大的认可。五年前,有学生在学校论坛里开骂,说这个专业教的些什么,看得我都心寒”。杨龙飞说,在以财经类为主的铜陵学院,广告学专业本就相对边缘化,加上之前的教学过于书本化、理论化,在校园论坛里屡有学生颇有微词,这一度让包括杨龙飞在内的一众教师感到伤心、难过。
  杨龙飞说,学生的话让自己思考了很久,到底什么样的课堂才是学生想要的课堂?什么样的方式学生才能喜欢和接受?考虑到广告学专业动手能力要求高这一特点,杨龙飞开始将专业学习与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围绕学生的兴趣爱好、就业、择业情况进行个性化教学。“这两年,国家提出要发扬匠人精神,传承匠心,我们就将课堂搬到校外,组织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杨龙飞说,2016年夏天,他组织学生走进大通镇澜溪老街,以夏洪兴老秤店为原型,拍摄公益宣传片《秤心》,诉说夏家几代人恪守诚信美德,分毫不差打造“良心秤”的美德故事,让诚实守信的美好家风在市民中传播开来,营造出诚信助人的良好氛围。这一公益宣传片一经播出,就收获赞声一片,2018年获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二等奖、省公益电视广告扶持项目一类扶持,也是我省唯一高校入围作品。
  同时入围的还有由该专业学生拍摄的公益广告《张八斤的故事》,讲述铜陵市一名细心照料国家级保护动物江豚饲养员张八斤的真实故事。“这些基层岗位上平凡人的付出,在拍摄时,本身对学生就是一种教育。此时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再是生硬的植入,而是饱含感情的”。杨龙飞说,通过系列的社会实践不仅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水平,也让学生的心灵得到升华。
  近年来,该专业的学生先后获省级、市级各项专业比赛大奖,甚至囊括许多国家级奖项,如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一等奖、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金奖、时报金犊奖金奖等,每一份荣誉既是对学生专业水平的认可,也是学校教学质量的检测。
  “前两天,我送一个学生去合肥参加西藏专招公务员的面试,他说毕业了要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把自己所学的广告学知识带到西藏去”。杨龙飞看到学生得奖了,自己开心;看到学生由懵懂的小伙子进校、成熟有想法地离开学校,这种成长更让自己欣慰不已。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