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能够读书的年龄一定要读书” 浅谈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04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624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9年04月23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624期  下一期
浅谈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宿松县陈汉乡钓鱼台小学 胡玉霞 发布日期:2019-04-23 16:06:22

  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工作的首要任务,小学数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发展思维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挖掘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核心素养
  数学核心素养是基于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统计等具体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而形成的数学思想与方法。教材的解读,并非仅是“读”教材的教学内容,而是一个全方位、立体化,源于内容实质与联系的内容、方法、过程的体系构建。以核心素养立场解读小学数学教材,应再次认真研读数学课程标准,应起于对数学内容实质的理解,应始于学生的认知规律与知识的展开逻辑,找到其蕴含的丰富数学思想,整体把握教材,落实核心素养的重点和难点。
  以核心素养立场解读小学数学教材,要求教师以数学核心内容为载体,凸显数学学科实质,如数的认识、符号的认识、数的运算、数量关系、图形的认识、数据的收集等都可以看做一个核心内容群。每组核心内容都蕴含一个基本的、反映数学学科本质的特征。这些本质特征往往是发展核心素养的关键。
  引导学生展开有效探索
  引导学生展开有效探索,应是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即“以学习为中心”的学生学习活动。教学活动应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成长的过程。教学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注意使学生在获得间接经验的同时更多获得直接经验,即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探索、思考、交流获得学习数学的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课堂中的课题和教师的课堂组织形式基于学生的兴趣与年龄特征,刺激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主动探索。
  课堂上使“学”走在“教”的前面,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课前探索,仔细阅读教材是必不可少的,不是对教材走马观花,而是要求学生逐字逐句地研读,画出重点字句和关键所在。数学是一种体验课程,许多内容必须自己亲身体验、实践操作才能更好领悟,如学习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时,可以要求学生随意准备一些小棒,搭一搭,记一记,观察任意三根小棒是否都能搭成三角形。教是为了不教,当教师不教学生,学生也能学习,那么学生的核心素养就形成了。
  课后引导学生更深层次理解思考问题
  传统的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数学更是如此,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学质量,在课后也要注意学生的学习方法,要自主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要从小培养,在课外的时间学生要注意对课堂学习的知识进入更深层次理解,让学生用发散思维去思考关于课堂上没有解决的问题。这样,不仅有利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也能够让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在评价方式中融合核心素养的培养
  在以前的数学教育中,通常以学生学习成绩为主,这种传统的评价方式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也不利于考察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需要多关注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深入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将学生能力充分发挥,有助于学生能力发展。在评价中融入表现性评价模式,结合学生之前成绩的评价,不但要关心学生的学习过程,还要关心学生的学习结果,对于学生而言,适当的评价学习笔记与学习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更加有助于学生日后的全面、健康发展。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教师一味传递知识,这样,学生在学习抽象的数学知识时难以深入理解,如在学习“时,分,秒”时,教师给学生讲分针走一圈是一时,秒针走一圈是一分,学生很难理解。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可能就会很好理解,更能深入学习知识。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于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数学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主动分析核心素养内涵,充分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同时还要转变教学模式,在传授知识中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高综合能力。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