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卫生职业学院:打造皖北医护人才培养的摇篮 为基层医疗单位输送更多的人才
02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624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9年04月23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624期  下一期
皖北卫生职业学院:打造皖北医护人才培养的摇篮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19-04-23 15:54:24

   4月20日,皖北卫生职业学院的校园内热闹非凡,人头攒动,一年一度的毕业生就业双选会如期而至。当天有一百四十多家省内外的用人单位到会参展,提供岗位六千多个,该校一千七百多名毕业生现场咨询就业。
   自2014年升格以来,该校已连续三年举办就业双选会,将用人单位请进来,畅通毕业生就业“最后一公里”。据不完全统计,该校每年约有1/3的毕业生实现家门口就业,分布在皖北地区各基层医疗机构和卫生部门,其中不乏一些用人单位的领导层和技术骨干。学校立足皖北、打造地方医护人才培养摇篮的办学定位越来越分明。
残疾毕业生获五家单位抛出橄榄枝
   “小伙子,你不要有什么顾虑和担心,像你这个情况,我们能接受,这不是什么大问题。去我们那就业,吃住我们都包”。就业双选会现场,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蓝天养老院副院长周爱莲的一番话惹得众人纷纷侧目。前来求职的王超立更是激动不已。
   王超立,该校2019届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因为儿时患小脑脑瘫,导致下肢运动障碍,日常出行需借助扶手架,随着毕业的临近,他越发为就业感到焦虑和担心。当班主任通知他学校有一场就业双选会时,他早早拄着扶手架到现场,在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王小蕊的带领下,到中意的展台前咨询、了解情况。
   “周院长他们单位是我今天上午收到的第五个邀请,本来很担心我这个情况就业会碰壁,没想到大家不仅不嫌弃,还都很贴心地给出合适的岗位。”说这话时,王超立一直紧绷的脸庞露出了笑容。“我自己心里比较了一下,较大可能性会去周院长那。”
   对于为什么愿意向王超立抛出橄榄枝,周爱莲直言早在去年的就业双选会上,该生就曾来咨询过,给自己留下很深的印象:“这个小伙子很实诚,他来的时候就一边比划、一边说‘我就是这么一个情况,你看你们能不能接受’,我觉得他这份勇气可嘉,身残志不残。加上他所学的专业的确是我们所需要的,所以我们愿意给他一次机会。”作为一家民营机构,该用人单位曾多次向退伍军人、残疾人开辟“绿色通道”,提供相应岗位,“如果王超立考虑好了,愿意来,我们是举双手欢迎的,不仅会在吃住、专业发展上给予各种支持,工作满五年后,还会一次性给予4.8万元的补贴”。
  140家用人单位参展 提供岗位6000个
   当天上午,随着就业双选会有条不紊进行着,该校招生就业处的一众工作人员悬着多日的心终于放下来了。
   “前期连着加班一个星期,大家都忙着梳理、核实参展企业的信息,各种细节都要考虑到。前期,我们统计一共是130家用人单位,但今天上午陆陆续续又赶来了十多家,大家积极性都很高”。王小蕊说,这些参展的用人单位有来自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等发达地区的医疗机构,也有来自皖北地区基层社区医院、医疗结构,一百四十多家单位提供岗位达六千多个,无论是参展的用人单位还是前来咨询会的毕业生都异常火爆。
   “总的来说,皖北卫生职业学院的学生综合素质过硬,专业技术能力强,而且能吃苦,能留得下来”。砀山县一家精神病专科医院的李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单位从第一届就业双选会就参加了,而且年年都带着招聘计划来,诚意十足。“目前,这所学校有11名毕业生在我们那工作,有从事护理岗的,有从事药房岗的,都很能吃苦,敬业,负责任”。
   许晓是亳州市一家民营医院的招聘负责人,当天上午,他忙着给学生讲解用人岗位、待遇、发展空间,连喝口水的功夫都没有。“收获很大,现在光登记的就有53个学生了”。许晓翻了翻就业意向表,上面登记的学生信息写满两页多纸。“我们是第一次来这边招人,之前是听同行说这里的学生专业能力强、上手快,招过去很快就能独当一面,所以我们这次带了18个计划过来”。
   记者在现场看到,无论是外地用人单位,还是皖北地区的用人单位,展位前都围满了学生,从医院概况到薪资待遇,再到职业培训,每一项都仔细咨询。不少用人单位为吸引人才都开出包吃住、年休假、年检,以及企业分红的诱人福利。
  辅导员包保制 助力每位学生就业
   两个半小时转眼间就过去了,活动接近尾声时,不少学生基本上都登记了意向就业表。此情此景,最高兴的莫过于该校毕业班的辅导员们。在当天上午的双选会现场,该校近30个毕业班的辅导员们悉数到场。
   “一是组织本班的学生到场咨询,毕竟一下来这么多用人单位,机会难得。二是为个别在外地实习、未能到场的学生收集就业信息,留意到合适的,记下用人单位的电话,发给学生。”一名辅导员说。在其手机备忘录里,记者清楚看到一些用人单位的基本信息,如地址、电话、提供的岗位和待遇都被详细记录在内。
   据该校分管学生工作的副院长石洋介绍,为切实做实、做牢学生就业工作,该校对于一些身体残疾、建档立卡、有就业障碍的特殊人群开辟了一系列“绿色通道”,不仅提供高额助学金,就业时还实行辅导员包保制,对毕业生进行一对一的就业指导。“像今天参会的无锡市蓝天养老院,来之前,学校就提前了解了他们的需求,向他们推荐了包括王超立在内的一批学生,这样双方在交流时更精准、更有针对性。”
   当天的招聘会结束后,针对招聘人数超过30人的用人单位,该校组织了小规模宣讲会。后期,该校会根据聘用情况,组织后续的实地交流和考察,确保毕业生有一个相对正规、稳定的就业环境。
   据不完全统计,该校近年来平均就业率达95%以上,其中在本省实现就业的占82.7%,在皖北地区实现家门口就业的占到毕业生总数的1/3,基本上以基层的社区医院、医务室、医疗机构为主,而这与该校提出的“打造皖北医护人才培养的摇篮”这一口号不谋而合。
   据石洋介绍,为进一步助力学生更好就业,从今年开始,该校启动临床学院模式,打造学生实习的“2.0版”,即学校与用人单位合作,二年级上学期,学生直接将课堂搬进医院,一方面由医院配置教学人员进行理论教学,一方面跟岗学习,与患者近距离打交道,增加实践机会。目前,该校已与蚌埠中医医院、宿州市立医院合作,这种创新大大提升了专业能力,增加就业竞争力。
  以就业为指向 优化调整专业结构
   一直以来,就业作为高校调整、优化专业的刚性指标,具有一定的指向性。该校也不例外。据石洋介绍,近年来,该校用大数据分析学生就业情况,优胜劣汰,在做大、做强拳头专业的同时,推动专业建设科学化、合理化。
   “我们学校于1949年建校,办学70年来,专业设置一直处在动态的调整状态,就业前景不好的淘汰掉,有潜力的再优化下”。石洋说,“十三五”规划实施以来,学校不断加强专业建设,对特色优势专业建设加大投入,初步形成以护理、助产、临床医学等重点专业带动其他相关专业发展的专业结构。其中护理专业作为学校办学之初就设立的“老牌专业”,一直颇受考生青睐,就业率居高不下,但这两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家政业、养老业,以及美容行业的崛起,人才缺口大,学校瞄准这一需求,下一步将有针对性地培养上述三个方面的专业护理人才。
   受区域水质的影响,皖北地区不少市民牙齿上长有黄斑,老百姓的口腔问题亟待解决,该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敏锐嗅到这一商机,及时调整专业方向,将培养对口的口腔医学人才提上日程。
   “像皖北地区,每年都有大批人员外出务工,留下老人和孩子在家,不仅基层的教育跟不上,幼儿的身体健康状况也得不到保障,针对这一现象,我们计划开设幼儿发展与健康专业,在我们看来,教育不但是教,更多的是育,只有身心健康,未来才有更多的可能”。石洋说,目前学校有14个专业对外招生,在接下来的三五年,学校计划扩大、丰富到20个专业,给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和就业保障。

校领导班子赴就业双选会现场看望用人单位,指导学生择业

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面对面交流

行动不便的王立超(左二)与用人单位进行交流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