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浮山记 为你,千千万万遍 随着稻香的河流继续奔跑
05版:读写天地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622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9年04月22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622期  下一期
游浮山记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19-04-22 10:57:51

湛蓝的星空

  张文华,铜陵市浮山中学高二理科班学生。他品学兼优、性格开朗、热爱生活、兴趣广泛,围棋业余五段,对国学有浓厚的兴趣。常常在学习之余走出校门,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珍惜与不同的人相处,近距离地接触社会,感受人生,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并写成多篇佳作,并在校报校刊上发表。

游浮山记

  乙亥年暮春,游浮山。
  浮山之名,出“山浮水面水浮山”也。自远遥望,若海上仙山,甚奇也。
  自东南路入,有洞,曰九曲。其穴窈然,以光烛之,深邃殆不能穷,余不畏险阻,欣然以往,入之愈深,其进愈难,亦愈折也。其道幽暗昏惑,初极狭,忽微亮,仿佛若有风,复前行,豁然开朗,既入华严寺,怪之。
  转西向,临滴水洞。未入洞,便有清流激湍,方入,其道阻且滑,忽闻飞瀑湍流之声,虽不及万壑之雷亦甚壮也。既入,其洞甚广,可容百人,可步,可环坐而观瀑流也焉,或曰,水甚灵奇,盖得天地之造化也。
  复上攀,至仙人床。其道险如蜀道之梯,远观之甚绮丽,传多有情爱故事。欲往,先生阻之,未至,甚憾。
  登顶,上文昌阁。文昌帝君之楼阁也。文昌帝君,道家大能也。此神祐浮山中学之兴盛,人皆传之。其阁虽未及汉武阁之雄奇,屹立于浮山之巅,亦占一山之胜,至阁顶,仰视天穹之浩远,俯观浮山之秀丽,忽壮志溢于心,慨岁月变迁,然则其景犹未变也,仿遗世独立,欲羽化登仙者也。极目远眺,方见山下良田中现“金榜题名”焉,感高考欲近,江淮风云腾涌,又至诸生争锋之时,虽浮山偏居一方,然则地灵人杰,其学子何尝不能凌绝于顶峰哉?后余及其同门生合影于阁前,兴盛也,志壮也。
  方下山之道,遇百步梯,一步一艰辛,百步青云梯。昔人诗有“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今人修凿百步峭梯,其梯凿于山岩之上,旁有铁链护之,俯视可谓浩荡不见底。余不同于昔人,由梯而下,虽其喻不佳,其志犹未变也。
  复前行,渡仙亭憩,古石亭刻有四联,字述其修于嘉庆十六年,其后未尝加营葺,致亭联之中颇有损陋,其字亦繁体,故独几字能辨耳。
  休罢,复游之,方见一巨石立于山腰,并建有一金佛,余观其石,刻“浮山风致”。其门庭之字样也,何高止于一人乎?恐昔有山岩崩裂于此,又观其一小道至石下。虽奇,恐伤,未入。
  后,随先生下山,沿路多有石佛雕凿于山岩之中,颇为奇丽,其道宽且坦。虽游罢,但其壮志铭于心,愿再登山之时,既是我辈扶摇直上之日。
  同游者,五十四人也。己亥三月浮中张某记。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