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日前,系列采访实录《习近平在正定》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采访实录通过受访者的口述,生动再现了20世纪80年代,习近平同志在县委书记岗位上的奋斗轨迹,真实展现了一位对党忠诚、善政为民、深入调研、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勇于担当的优秀年轻干部形象。习近平同志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在正定大地上书写了一部激情洋溢的青春感人诗篇。
《习近平在正定》文风质朴、内容详实,是了解习近平同志作为党和人民的领袖成长奋斗经历的生动读本,是激励新时代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担当作为的鲜活教材。本期特别分享两位团干部读《习近平在正定》的读书心得,对照自身,激励成长,以为交流。
□安徽省委党校第44期中青班二支部 夏光兰
读《习近平在正定》,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有很多的感动、激动,有的触及到了灵魂深处,原本觉得领袖离我们很远,看完这本书后,觉得原来就在我们身边,而由于是采访实录,让人感觉更接地气,以为对党忠诚、善政为民、深入调研、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勇于担当的优秀年轻干部形象跃然纸上,那一刻,“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在脑海中翻滚……
见贤思齐,领袖的品格熠熠生光
为民情怀。书中高培琦有一句话:“习书记对人民群众有一颗赤子之心。”在采访周伟思,问道习近平同志为什么到正定县工作时,周伟思有一段话:“今天,我们可以评价当年的习近平‘有远大的政治抱负’,或者说他‘把理想付诸实践’,等等,这实际上都是基于他的今天而言的。在当时,我认为他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为改善老百姓的生活,为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身体力行地做实事、影响人,能改变一点是一点,能起多大作用起多大作用。”这些朴实的语言正是刻画了习近平同志的为民情怀,而这种情怀贯穿在整本书中也深深刻在了每一位正定人的心中,宁可不要政绩,也要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从实际出发,摘掉了正定县“高产穷县”的帽子。
实事求是。“搞好调研,为改革开放当中发生的问题找答案”。正定县大大小小的各项改革举措都体现了习书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遇到问题首先调研,再统一思想,再落到实处,从“人才九条”到建荣国府、修复隆兴寺、恢复临济寺,从制定“半城郊型”经济发展路子到发展副业、旅游业,处处都体现了他奋斗在改革的第一线的果敢担当。
锲而不舍。只要是为人民好,对正定县发展好的,事情不论大小,他都会去努力,更重要的是锲而不舍,发扬钉钉子的精神,善做善成。从夜访武宝信到修厕所、垃圾池,建小学校舍,他敢为善为。
严于律己。书中有一些细节如吃饭的几个描述,到哪里吃饭都要给齐饭票,到北京出差,因为要回家,所以不报销路费,他的着装特点,书中用了一个词“简朴”,不占公家一分钱便宜,严格要求自己,骑自行车下乡,将公车让给老干部,抽荷花牌香烟等,而这些细节不是坚持一个月、两个星期,而是变成了他的习惯,长期坚持,严于律己、做好表率,以上率下,制定六项规定,在他的带领下,整个班子风清气正,团队也带好了,为干事创业营造了好的环境。
学思践悟,做求真务实好干部
学习是为了更好的实践,作为中青年干部,我们都是追梦人,都需要在追梦的路上努力奔跑,要发扬钉钉子精神,做实干型干部。
树立人民立场,钉准钉子。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先驱恩格斯曾说过,有作为是生活的最高境界。也就是说,只有沉下心实在干事达到有作为的层次,才能到达生活的高地。这句话昭示我们一个道理,作为年轻干部,应该将实干作为风向标,积极发扬钉钉子精神,将力气用在正确的方向。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党中央对人民群众的郑重承诺,也是我们每个党员干部应为之奋斗的目标,大家齐心协力“一锤接着一锤敲”,才能推动事业实实在在的进步,从小事做起,用可行的目标引领干部、群众,用实绩激励干部、群众,带来群众生活一点一滴地改善,群众才会发自心底地信任党和政府,才会主动追随和认同党的领导,从而确保党的长期执政。2015年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的座谈中讲起了山西省右玉县委一任接着一任带领人民群众治沙造林的故事,要求大家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像接力赛一样,一棒一棒接着干下去。总结起来,“右玉精神”的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迎难而上、艰苦奋斗,久久为功、利在长远。
树立正确政绩观,钉牢钉子。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领导干部主政一方,当然要大胆开展工作、锐意进取,不能到了一个地区、单位三五年后,各项工作依旧在重复昨天的故事;同时要保持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有一则故事说一位官员到阎王殿前报到,自称为官清廉,所到之处只饮一杯凉水,现在可以无愧于鬼神。阎王爷就讥笑他,设官是为了兴利除弊、为民解难,若不贪不占即是好官,那么,在公堂中设一木偶,连那一杯水都免了,岂不更好?这则故事读来让人深思,也不无启迪。这类“木雕官”做法,我们要极力避免,对于年轻干部来讲,就是要发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吃亏的奋斗精神,敢于实干,在主动担事、担责、担难、担险中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浩然正气,要务实勤干、久久为功。
树立良好工作作风,钉好钉子。政贵有恒,志重于坚,钉钉子,不能心血来潮时敲一下,烦了倦了就扔一边,倘若东一榔头西一棒子,钉子不仅钉不下去,还可能导致墙体残破、污渍斑斑。只有持之以恒地坚持实干精神,保持实干作风,才能将生活和工作的钉子钉好。我们广大年轻干部应以锲而不舍的韧劲,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决心,“钉好一颗钉子再钉下一颗”,坚持善做善成。不管是哪个部门的年轻干部,持之以恒地、实实在在地学习专业知识,坚持不懈地、实实在在地处理各项工作,就能钉好自己的钉子,作为高校党员领导干部,首先要搞懂“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如何培养人”,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自己的贡献。
新时代,我们党员干部应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发扬钉钉子精神,把心钉在岗位上、钉在职责上、钉在具体事务上、钉在一方土地上,不急不躁,专心实践探索,才能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在奉献中实现个人价值,形成干事和立人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