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分钟,只想救活这个人” 一份暖心礼望平安归来 网上祭英烈 育人路上当仁不让 合肥市:青年创业汇英雄
01版:头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617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9年04月12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617期  下一期
“两分钟,只想救活这个人”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报记者 张华 通讯员 惠继荣 发布日期:2019-04-12 11:29:19

安徽医科大学研究生曹自为危急时刻救助心脏骤停路人

  3月23日下午5时,安徽医科大学2016级研究生曹自为和往日一样出门去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1医院值夜班,途经医院广场,看见有人群聚集围观,心知不妙,赶紧上前查看。只见有位患者倒在人群中,心脏骤停,桡动脉和颈部动脉均无搏动,危在旦夕。曹自为没有犹豫,立刻蹲在患者身旁,判断病情,确定患者体表没有明显外伤、畸形和其他影响实施心肺复苏的因素之后,立刻开始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同时不忘告诉身边的围观群众通知距离不远处的急诊科医护人员,这一系列的反应、行动前后不到30秒。
  经过几个循环的按压操作,患者恢复自主心律,意识慢慢有所恢复,但曹自为观察数秒后,患者又再次出现意识不清、心跳再次骤停的情况,曹自为心知不能停止对患者实施急救措施,此时急诊科医护人员赶到了现场,曹自为便迅速和其他医务人员一同将患者转运至急诊科抢救室继续抢救,最终,经过医护人员积极抢救治疗后,病人生命体征逐步稳定下来。在得知病人生命体征逐渐恢复、病情稳定后,曹自为默默地离开了急诊室。
  短短的两分钟,曹自为心里想的就是救活这个人,没有其他的杂念。时间就是生命,短暂的两分钟,从判断病情到展开施救并成功缓解病情,曹自为给急救人员留够了更为专业的抢救时间,这需要的不仅仅是治病救人的仁心,更是扎实的急救知识功底和临床实践的丰富经验。“对于心脏骤停的病人最重要的便是建立循环,因为心脏停跳之后五分钟,便会对大脑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作为一名医学生和在医院培养的研究生,他对于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并不陌生,甚至可以说是经常要用到的手段。曹自为说,学校十分重视对学生基本的实践素质的养成,经常开展一些与之相关的教学,也一直强调对研究生实习医师临床技能的培养,因此即使是这样的突发事件,他也能够应对得游刃有余。“经历了这件事,更加觉得时间就是生命,而生命无比珍贵,生命就是一切,只要还有一线希望,都要尽百倍努力抢救。”曹自为说。
  曹自为救人的故事传开后,师生、群众纷纷为他点赞,而曹自为始终觉得这只是自己的必然之举,治病救人是医者的天职。他说:“我是一名医学生,医生这个职业对我来说是无比高尚的,在生命面前,救治是我的本能与本职,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我相信咱们学校的每个学生遇到这种情况都会这样做的。”
  “当初我们入学都宣读了医学生誓言,这个誓言对我影响特别大,而其中的‘健康所系,性命所托’是我一直以来铭记于心的,我始终觉得医生是个高尚的职业,我不能对不起我的职业,辜负我的病人”。曹自为说,在“好学力行,造就良医”的校训指引下,他决心在良医路上矢志不渝、不懈奋斗。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