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思想道德教育 关爱特殊学生 让心灵不再孤独 我所追求的语文课堂 多元化亲子活动 促幼儿全面发展
15版:课堂内外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608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9年03月27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608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我所追求的语文课堂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霍邱县城关镇中心小学 王大霞 发布日期:2019-03-27 10:51:55

  语文是具有强烈人文色彩的基础性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唤醒学生的人文需要和人文追求、培养学生基本的人文素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任务之一,也是我一直以来孜孜不倦的追求。
  一、充分挖掘语文教材的人文内涵,适时渗透人文精神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学生可以从语文课堂上知道什么是真善美、假丑恶,知道什么是爱,什么是感恩,什么是奉献等等。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篇篇课文既是引导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优秀范本,又是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正确价值观的最佳载体。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领会课文字里行间蕴涵的深刻的人文性。如:《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船长》《海伦·凯勒》等课文都以鲜活生动的事例赞颂人物的高尚品质,可以让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或体会伟人宽广的胸襟,或体会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或体会人物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思想境界……
  二、引导学生确立主体意识,积极倡导人文性教学法
  在课堂教学中要真正去“关注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去享受学习的快乐、个性得到发展,就必须大力倡导人文性教学法,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来展开阅读感悟,以达到自读自悟的效果。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静下心来和文本对话,可以组织学生亲身体验,使学生置身文本;可以走进作者内心,和作者深度对话;还可以激情引导,达到“抛砖引玉”“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以《夹竹桃》为例,当学生对夹竹桃的韧性有了充分感悟后,教师通过“从春天一直到秋天,夹竹桃目睹了百花争艳的繁华,又亲见了百花的凋零,它始终如一。它的坚强,它的持之以恒,它的默默无闻以及它那顽强的生命力,使我们想起了很多很多……”这一段富有诗意的语言,激发学生展开联想。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同时,就会受到美的熏陶、情感的陶冶和心灵的洗涤。
  三、抓住重点问题引发讨论,深化学生的精神领悟
  教材中有些内容虽然是人格培育的好材料,但如果仅是一般阅读讲解而不重点引导,就无法发挥它的作用。对于这样的内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就课文中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引发讨论。如《鞋匠的儿子》这篇文章中,林肯是伟人,和学生距离遥远,他的伟人风度从某些程度上是学生不能理解的。可以综合林肯的三段演讲,启发学生展开讨论:“听了林肯总统的演讲,为什么参议员们的嘲笑声最后全都化成了赞叹的掌声?”学生在热烈的讨论中,和文本擦出了火花,拉近了和伟人之间的距离,感悟到了林肯襟怀坦荡、宽容大度、坦诚、谦逊的品质和其对父亲的尊敬、爱戴和感激,从而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总之,构建小学语文人文性课堂是新课程改革精神的贯穿,是教学智慧的体现,我们要带着学生一起走进教材,走进文字的精神世界,走进作者的生命领域,让学生的身心参与其中,让课堂充满人文关怀。这样的课堂才能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完美统一,才能彰显人文语文课堂的魅力,才能在学生的生命中点燃一盏照亮心田的明灯。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