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楷模与团队 五年义诊患者五万余人次 “七朵金花”真情唱响江城新名片 吴家龙:真心为民 文化才会根深叶茂 二十四年专注中医药志愿服务
08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597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9年03月08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597期  下一期
五年义诊患者五万余人次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报记者 程榕娟 通讯员 朱沛炎 发布日期:2019-03-08 11:50:02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春香爱心团队”

  3月4日早上天蒙蒙亮,一支身穿白色大褂、外套红色马甲的特殊队伍走出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他们是该院“春香爱心团队”的成员,此行的目的地是长丰县朱巷镇中心敬老院。又一次志愿服务在晨曦中开启。
  自2014年3月5日成立以来,这支以该院护士、“中国好人”童春香命名的爱心志愿服务团队已经走遍附近所有县(区),派出义诊专家一千多人次,直接接受诊疗、咨询的患者达五万余人次,从一个人到一群人,这支爱心团队温暖了越来越多的人。
  高压氧科的“工作狂”
  “你好,我是护士长童春香,昨天晚上睡得怎么样?你要是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叫我……”在该院高压氧科病房里有个“人体闹钟”,每天早上7时半,童春香在巡房中开启一天忙碌的工作。
  自16岁穿上洁白的护士服,童春香便要求自己要始终将患者的需求摆在第一位。这些年,即使夜里接到突发抢救通知,她会从家里赶回院里,参加抢救。自从调入高压氧科后五年多的时间里,童春香正常下班的次数不超过五次。工作在护理一线的童春香就像是一台永动机,永远散发着能量,这让她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工作狂”。
  2017年,一位老大爷每天固定时间来该科室寻找老伴,他的举动引起了童春香的注意。通过多方打听得知老大爷的老伴一年前已经去世,老大爷得了阿尔茨海默症,忘记了这事,依然每天来寻老伴,为了帮老大爷守着这个谎言,童春香让同事多陪他讲讲话,带他在医院转转,直到护送回家,同时和老年科专家一起坚持定期上门对老大爷进行跟踪治疗。
  多年的倾心付出让童春香先后获“合肥市岗位学雷锋标兵”、“安徽省十佳学雷锋志愿服务优秀个人典型”等荣誉称号,在中共中央宣传部命名的第五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中,童春香再获殊荣。
  “爱心团队”树立服务新形象
  2014年3月5日,该院成立了以童春香名字命名的爱心团队“春香爱心团队”。此后,每天都有志愿者穿梭在医院各个窗口,帮助患者提供健康咨询、帮助老弱残重患者代办手续等。
  除此之外,“春香爱心团队”还开展下乡义诊、慰问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等公益活动,五年来,累计活动上百次余次,走遍了合肥市三县、定远县、霍邱县、怀宁县、寿县等许多乡(镇),派出义诊专家一千多人次,直接接受诊疗、咨询的患者达五万余人次,直接或间接收治住院的疑难杂症患者近3500例,发放各类宣传材料近10万余份,还为当地数家敬老院(含孤寡老人、五保户这些特殊群体)人员无偿捐赠两万多元常用药品,真正为当地老百姓送医、送药、送健康。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