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着力打造皖北职教新高地 铜陵市:“大国工匠基地”人才培养路径初显 安徽省汽车工业学校:瞄准需求破解中职生存发展难题
05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596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9年03月06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596期  下一期
安徽省汽车工业学校:瞄准需求破解中职生存发展难题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报记者 程榕娟 通讯员 虞红 发布日期:2019-03-06 10:35:24

  招生难,难招生,中等职业学校生存空间逐渐被挤压;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偏重专业技能,育人欠缺;产教融合不够,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一定程度上脱节……近年来,随着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不少中等职业学校普遍存在上述问题,学校发展受限。鉴于此,安徽省汽车工业学校瞄准需求,直面难题,大刀阔斧改革,不断创新工作形式,2018年,不仅遏制了连续几年招生下滑势头,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产教融合都取得一定的成绩,为书写中国制造2025安徽新篇章培育更多技术技能人才,为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建设贡献力量。
  优化专业结构,拓宽办学门路
  据该校校长朱国苗介绍,实施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是职业院校的法定职责,近年来,学校坚持学历教育与社会培训并举,利用“一校双牌”优势,扩大生源渠道,拓展招生市场。同时,积极适应职业教育发展新常态和产业发展新业态,开设新能源汽车、无人机技术应用、工业机器人、城市轨道交通等新兴专业,拓宽办学门路。
  “要想拓宽中职生存空间,做好学生的进口和出口工作非常重要”。朱国苗说,学校在规范校际联合办学的基础上,加强中高衔接与贯通培养,在搭建学生成长“立交桥”与多路径成才上下好学历“套裁”和资格“嫁接”功夫,依靠办学品牌与培养口碑吸引并稳住生源。在这一系列举措的基础上,2018年学校招生2199人,遏制了连续几年招生下滑势头。
  打造“双师型”队伍,站稳课堂
  对于中等职业学校,如果说“招得来”是前提,那么“教得好”才是关键。为打造一支适应现代职教的师资队伍与教学团队,该校多管齐下,坚持以人为本,突出人文关怀,注重教师事业荣誉感、学校归属感、执教使命感的培养,实施“青蓝工程”做好传、帮、带,促进年轻教师专业发展。同时,不断健全教师培训、培养体系,完善教学成果奖励、职称评审、岗位晋级、教学评价等制度激励,开展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比赛和专业技能竞赛,鼓励教师开展针对性学历提升、专业进修与企业实践,加快提升师资队伍创新能力、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
  此外,着力师德师风建设,围绕“爱心,精心,责任心”主题开展系列活动,以学校党建促校园文明创建,以师风带校风、转作风、促学风。在2018年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该校获国家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一项,省中等职业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一项、一等奖三项。有四名教师入选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裁判,一名教师获“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德技并重,培养高质量人才
  职业教育办学的根本是立足于人才培养质量这一总命题。为此,该校把好办学方向,坚持德育为先,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我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坚持文化育人及实践育人相结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依托质量提升工程德育名师工作坊项目建设,广泛开展德育课题研究与“三全教育”实践,将大德育落实到小课堂中。组织开展尊崇宪法宣誓、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等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新时代的追梦人。
  该校不断深化优化新疆内职生教育教学,常态化开展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教育,探索出“互学互融”培养模式,并通过参评教学成果奖在全国推广安徽经验。通过举办校企技能文化艺术节、学生职业能力大赛及创业技能培训等方式,促进学生不断提高创新、创业意识和职业素养。
  加强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
  “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最大区别就是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合作”。朱国苗直言,为化解校企合作、“双元”育人难题,学校不断推进集团化办学,对接企业岗位规范开发工学结合、理实一体课程,联合京东、埃夫特、奇瑞共建产教融合研训基地和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并以16个质量提升工程建设项目为抓手,与国轩高科、华菱星马、风之星等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设立技能大师工作站,选聘企业技师参与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学校因此入围全省首批校企合作示范典型学校。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