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突出“三个聚焦”扎实推进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 庐阳区:打造区域教育优质均衡的“庐阳样板”
04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596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9年03月06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596期  下一期
庐阳区:打造区域教育优质均衡的“庐阳样板”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报记者 张华 通讯员 任琨 发布日期:2019-03-06 10:29:58

  全国首批义务教育发展均衡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特别奖,连续三次被评为省教育强区,在省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考核中始终位居优秀等次……庐阳区政府向社会交出一份漂亮的答卷。近年来,庐阳区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扎实推进教育改革、全面提升教育质量,不断深化教育公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教育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优先发展教育,三年教育支出24.6亿元
  近年来,庐阳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始终把教育发展摆在民生工程之重。为高位推进教育发展,庐阳区科学编制《庐阳区“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关于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庐阳区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等指标体系,确立了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路线图和时间表。2018年,在制定年度目标任务的基础上,充分吸纳社会各界关于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建议,明确重点项目19个,交办议案、建议17件,累计分解工作任务73项,并将其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考核制,强化了全区各单位协调推动教育发展的责任意识。
  与此同时,加大资金保障力度,在财政支出压力加大、资金趋紧的情况下,坚持对教育投入和项目建设予以优先保障和政策倾斜,进一步强化教育经费保障和稳定增长机制,全面比照公务员标准落实教师工资待遇,持续推动教育现代化和校园标准化建设。“十三五”以来,全区累计教育支出24.6亿元,年均增长15.6%,教育支出增幅始终高于同期财政收入增幅,有效落实了“三个增长,两个比例”的法定要求。
  硬件发展了,软件同样齐头并进。庐阳区积极营造尊师重教氛围,用足、用好各项政策保障教师权益,在定期招考、充实教师队伍的同时,整合全区编制资源,将2009年以来选聘的1659名“同岗同酬”教师一次性纳入编制管理,彻底消除新进教师的身份顾虑。创新“三名工程”,开展名师、名班主任和名校(园)长评选认定活动,先后组建名师工作室47个、名班主任工作室45个、名校(园)长工作室13个,提升了教师职业的凝聚力和荣誉感。聚焦师德师风建设,出台省内首个幼儿教师师德规范标准,强化价值引领,培养出一批师德楷模和先进个人。
  提升教育质量,擦亮首善之区教育品牌
  为提升教育质量,对外,庐阳区提出等高对接的发展思路,主动看齐沪宁杭,开展与上海市黄浦区的教育战略合作,推动两区38所学校建立“影子校长”跟岗培训机制,选派48名优秀青年干部围绕办学实践、教学改革、学校管理等五个方面进行跟岗学习,积极引入先发地区开放的办学理念、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提高办学水平。积极探索国际教育本土化与本土教育国际化,高起点举办红星路小学国际部,谋划国际学校建设,利用国内外平台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拓宽学生全球视野和国际思维。
  对内,结合教育供给侧改革,在全省率先实现中小学午餐服务和“放心班”工程区域全覆盖,有效破解课后“三点半”难题,缓解学生家长的后顾之忧。把握学校“去行政化”趋势,在全省率先试点校长职级制改革,促进校长职业化与专业化发展,获第四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特别奖。强化机构编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和教育部门整体联动,推动教师“区管校聘”改革,完善编制总控、统筹分配、动态调整的管理机制,三年来近千名园长和教师实现合理有序交流。
  此外,坚持素质教育方向,依托老城区历史人文资源,传承国学国粹,探索开发版画、黄梅戏等特色课程组成的庐阳区域课程图谱,先后建成31个学校少年宫、283个功能室,组建400余个学生社团,成功创建全国区域性整体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示范区。升级教育信息化,推进以教育大数据为支撑的个性化教与学改革,大力推动“一校一品”建设,成功创建四批九所市级新优质学校。
  推进优质公平,办好家门口的每所学校
  随着教育均衡的推进,庐阳区提出更高的要求,发展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努力打造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庐阳样板”,力争在全省率先创成全国首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为此,庐阳区优化教育布局,结合学龄人口变化趋势,及时制定并落实与区域发展同步的教育布局专项规划,并利用优质教育资源高起点举办分校,“十三五”以来先后新建中小学5所、幼儿园28所。将校园扩容提质作为老城更新的重要内容,统筹老城区存量国有资产和闲置校舍资源,优先用于教育设施,先后改扩建中小学和幼儿园11所。
  同时,优化办学机制,以中小学名校和省、市公办一类幼儿园为依托,坚持“捆绑”办学机制,扎实推进城乡学校一体化办学,在全省率先建立学前教育互动发展联盟,优化区内校际教师均衡配置,推动公办、民办幼儿教师双向交流,实现了全区教育发展水平的整体提升。2018年底,全区进一步组建18个教育集团,以“名校+名园”组合的方式,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全区拓展,以“庐阳区内皆名校”的决心,实现学生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转变。
  近年来,庐阳区还着重建立学区动态管理机制,按照就近入学、公平公正、相对稳定原则,根据学校布点变化按程序适时调整学区,实现学区划分调整科学合理、保持总体平稳。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化解热点区域入学矛盾,采取校内扩班、连片招生、错时招生等方式,平稳、有序推动年度招生工作。坚持阳光招生,保障平等上学,规范办学行为,“择校热”现象逐渐降温,城区学校“大班额”问题逐步化解,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特殊群体学生实现100%零障碍入学。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