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米糖 父亲的菜园 回家 如果我是云 晨曲 家之美
16版:春蚕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592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9年02月27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592期  下一期
炒米糖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宣城市工业学校(太美校区) 查晶芳 发布日期:2019-02-27 11:56:41

  过年了,空气中飘起各种年货的香味儿。这其中,炒米糖的甜香味我闻着最亲切。
  小时候,家里过年吃的糖都是舅舅做的。每到腊月十几,我都会跟着妈妈到舅舅家,看舅舅做糖。舅舅家堂前有个很大的砖砌的灶,灶上有两个并排的大锅。糖就是在那大锅里做出来的。
  我们到时,舅舅已把做糖的准备工作做好了:大锅已洗净擦干,灶下柴禾堆得高高的,宽大的案板支起来了,事先买好的糖饼子也已放在簸箕里了。做糖的第一步工序是炒米。舅舅先往锅里放入铁砂,待砂热了以后,用小碗舀一小把米往锅里一放,紧接着用一个像小扫帚似的刷把快速翻炒,没炒几下,原本有点暗黄的米粒就变白变胖了。这时,舅舅拿个小铁铲子“唰”地一下连砂带米全铲起来,倒入筛子里,端着筛子三下两下一晃,砂就从筛眼里漏下去了,筛子里留下的全是白白胖胖的炒米。
  炒米满了一大洋铁瓶,就开始熬糖了。舅舅用小铁锤把大大的糖饼子敲成小碎块放入热锅里,我靠在灶边,目不转睛地看着那硬硬的糖块慢慢变软,又慢慢淌出汁来。糖汁出来后,舅舅就用长长的筷子在里面搅和。不一会儿,腾腾的热气中糖汁开始“噗嗤噗嗤”地吐出一个个奶黄色的小泡泡,舅舅加快了搅动的速度,还时不时地用筷子头挑起糖汁,睁大眼细细地看。“舅舅,你看什么呀?”我忍不住好奇地问。“看糖熬好了没有啊,如果挑起的糖汁往下淋时能连成一条线,就说明熬好了,你就快有糖吃了哦!”舅舅的话让我雀跃不已,我自作主张往灶膛里加了个粗柴禾,心想这样糖会熬得更快。“傻丫头,不能加大火哦!熬糖火大了,下面焦了上面还没化透啊!”舅妈说着赶紧把柴禾撤了。
  终于,往大锅里倒炒米了。炒米一下锅,舅舅马上拿一大锅铲“哗啦哗啦”不停地翻动,糖稀把炒米融成了一个大团团。舅舅又用手捏了点往嘴里放,嚼一嚼之后,又拿个小簸箕铲了点炒米加到锅里。再一番搅拌之后,大大圆圆的炒米团终于出锅了!
  只见舅舅两手抱起米团放在案板上,用一个四四方方的木头制的大模框往中间一套,再用手把米团往框边空着的地方用力摊开。刚出锅的米团很松软,不一会儿,圆圆的米团就变成扁扁的方形米饼了,只是面上、边上还凹凸不平。舅舅又拿来一个两头有细细的把手、中间厚厚凸起的木墩子,放在米饼上用力按压,按顺序一排排压过去,米饼就结实了,面上一溜平,然后翻个面再压一遍。接着把大模框的一边松开,对着米饼的四个边“啪”“啪”“啪”“啪”一打,瞬间四边也平整了。撤去模框,一个标准的正方形米饼出现了!
  舅舅先把米饼切成一道道的长条子,分给两边的舅妈和妈妈,让她们切成一个个正方形的小糖块。听着“咔嚓咔嚓”的刀切声,我好羡慕,吵着也要切。结果,刀陷在米饼里半天拔不出来!看我懊恼的样子,舅妈和妈妈大笑,舅舅安慰我:切糖动作要迅疾,手起刀落,你人小力气不够,过两年你就会切了哦!我只好老老实实地把他们切下来的小糖块往洋铁瓶里“码”。我手在码糖,嘴巴更是不消停:案板上散落的碎糖渣全被我掳到了嘴里。咯嘣嘣的脆,香酥酥的甜!
  回到家,妈妈把洋铁瓶口加了层报纸,再盖上盖子,说是防潮,瓶里受了潮糖就会“绵”,香气也会跑掉。可我哪管得了那些,没事就蹭到瓶边,摸几片装口袋里。结果,往往还没到过年,瓶子就浅了一大截。急得妈妈笑骂,你这个小好吃佬,别年还没过,糖就吃完了呗!我只在一旁对着妈妈挤眉弄眼地做鬼脸……
  永远难忘,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炒米糖带给我的深刻幸福感。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