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不冬眠? 莫让一条鲫鱼遮慧眼 作文解析
04版:模拟中高考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590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9年02月25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590期  下一期
莫让一条鲫鱼遮慧眼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晓新 发布日期:2019-02-25 13:31:20

    在湖南省长沙市举办的第二十七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上,动物学实验环节为解剖一条鲫鱼并取出鲫鱼的特定部位骨骼。240位参赛选手共产生72枚金牌,前50名金牌获得者可获得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保送资格。不过这一比赛逐渐被夸张成“成功解剖鲫鱼,保送清华北大”,并且在网络走红。以上事件引发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选好角度构思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不得抄袭。

应试佳作


  “成功解剖鲫鱼,保送清华北大”。乍一看,甚是雷人。深思之后,方知又中了标题党的套路。对事件真相不明,人云亦云,导致网络流言泛滥。标题党很好地利用了公众的名校情结,社会心理中的晕轮效应,迷惑了广大网友。
  “清华北大,欠杀鱼大叔一张文凭”的言论更是甚嚣尘上。能解剖鲫鱼,就能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事实绝非如此。网友只关注结果,忽视了前提。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进入决赛的中学生需要在层层选拔中脱颖而出,可谓凤毛麟角。
  在实验考试之前,需要超强的理论功底,才能让他们过关斩将。解剖鲫鱼,是对理论考试的有效补充,可以很好地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本是全国竞赛值得称道之处,反成了不明真相、不懂竞赛制度的人攻击的对象。实验操作涵盖动物解剖学、植物学、细胞遗传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知识,绝非简单地解剖鲫鱼。或许杀鱼大叔解剖鲫鱼的能力超过了这些优秀学子,但他懂生物学知识吗?他的科研能力怎样?给他一张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文凭,他能成为国家未来生物科研的中坚力量吗?
  不明真相的网友,大肆传播流言,究其原因,首先,恐怕是国人的名校情结。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是每个中华学子心中的圣地,多少人梦寐以求而不得,自然觉得必须是绝对优秀的人才能考入。仅仅靠解剖鲫鱼就能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不符合大众的心理期待。其次,急功近利思想在作祟。不劳而获、小劳大获是每个心存侥幸者的隐秘诉求。现实中很多人苦苦奋斗,却无法实现心理预期,因此,他们会抱怨社会不公。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正好利用大众的这种心理,夸大其词,肆意煽动,博取关注,获得不当利益。可以说,此种流言的制造者,其心可诛;流言的传播者,其行可恨。
  这些“学霸”是不是走了捷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每年在全国招生几千人,而全国生物竞赛的前50名得以进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学习,绝非仅凭解剖鲫鱼而一跃龙门,走了捷径。按照招生人数的比例,我们是否可以夸张地说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提前锁定了人才?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与其他名校在抢夺人才?一个没有人才的民族是悲哀的民族,一个有了优秀人才却不加珍惜的民族是绝望的民族。
  谣言止于智者,面对网络流言,我们要深思明辨,莫让流言遮蔽慧眼。(来源 上考网)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