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小琴:让阅读与生命中的美好相知相遇 蒙城县“弯腰老师”朱景科去世
02版:人物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588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9年02月20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588期  下一期
江小琴:让阅读与生命中的美好相知相遇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特约记者 方迪 本报记者 韦玉柏 发布日期:2019-02-20 10:17:51

从阅读课程的实践者到全民阅读的推广者

  
   从小学语文教师到区悦读工作坊核心成员,从个人阅读课程尝试到组团探索课外阅读课程化,从校内展示阅读课风采到校外做阅读推广讲座,从区内参与大阅读活动到市外进行阅读经验分享……
   安庆市迎江区四照园小学语文教师江小琴自2011年作为优秀人才从宜秀区到迎江区后,矢志不渝地将大阅读推广作为自己的责任使命,在阅读课程的探索者到全民阅读的推广者的角色升级中,最大程度地让身边的人群与阅读相知、相遇,享受生命中的美好。
   一个善于引导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教师必然是一个热爱阅读的人。在从教22年的江小琴看来,阅读不仅是一种幸福的生活方式,也是一种温暖的生命体验。
   凭着这一朴素的初衷和热情,江小琴在大阅读课程推广的道路上一干就是七年,不仅让所带的两届学生和家长享受到阅读带来的快乐,也让区域内外一大批热爱阅读的教师受到启发,有所受益。
   怎样培养学生们的阅读兴趣?如何提升阅读的品质和效益?江小琴的选择是让阅读成为一套系统的课程体系,将有计划的阅读贯穿在语文教学当中,让学生把阅读当做生活中一件习以为常的事情,养成潜移默化的阅读习惯。
   在江小琴曾经开出的学期“悦读”计划中,记者了解到,除了利用整学期进行课外自由阅读、绘本欣赏、对个别古典名著的阅读任务外,班上每个月都有一定的阅读主题,如诵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宋词欣赏》等。
   以《宋词欣赏》这一小课程为例,江小琴精选了28位名家的80首比较适合小学生诵读的宋词装订成册,每天抽半节语文课进行诵读和学习。不到半学期,学生们就能写出带有古典味道的“现代宋词”,古诗词功底得到了很大提高。
   除此之外,江小琴坚持在阅读中坚持“课内外相结合,校内外相结合,读写相结合”的原则,每天利用晨读诵读经典,课余的零散时间则用来自由阅读,为此每学期她都会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开出一套书单;她在全区最先带着学生参加“百班千人”全国读写活动,多篇学生习作在全国层面得到发表和推介;在上届学生毕业时,江小琴还将学生们六年来的习作精心装订成册,作为毕业礼物送给了每名学生。
   “每学期你们每人买一本新书放在一起,每周轮换着看。每学期少说读了10本书,每本书就算一万字,算一算,六年来你们读过多少本书、多少万字。这些数字倒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们都养成了热爱阅读的习惯”。在给上届毕业生的寄语中,江小琴充满情怀地告诉他们:读书是建造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心灵世界的过程。一个人读书越多,越不会被外在的环境所困扰。希望大家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能够继续保持阅读的习惯。
   在2017年教授新的一年级时,江小琴在阅读课程化的探索上更加专业化和自成体系:
   在一年级时,她在班上进行了“阅读小书袋”尝试,在充分发动家长参与的基础上,购买了四百多本以绘本为主的图书充实到“阅读小书袋”,鼓励孩子们轮流交换“阅读小书袋”,基本做到全班“人人有书读,时时有书读”。
   二年级时,她开设“桥梁书”课程,再次购买了六百多本相对绘本稍有深度的书籍,充当由绘本到整本阅读之间的桥梁,并同时创新推出“阅读存折”,对学生阅读情况进行“积分管理”:读一本书算100个金币,根据不同的金币在每周二和周四下午集中兑换不同的奖品,最高的5000个金币可以兑换一个储蓄罐……
   与大阅读课程一并进行的是江小琴对班级微信群的充分发挥,以及对家庭阅读教育的积极引导——在她所教班的家校微信群“琴子老师阅读班级”里既有精选书目的推荐,也有家长陪伴孩子共同阅读的记录呈现,还有不定期对学生们习作的推介,这些举措都让家长很自然地成为孩子阅读的最好陪伴者。
   学生家长朱先生告诉记者,江老师在班上推出的阅读系列活动让孩子和家长都受益匪浅。孩子从一年级进入这个班以来就开始接触绘本,大量地阅读。一年级的孩子读完了“阅读小书袋”里的430本绘本,二年级到目前为止已读完185本“桥梁书”,孩子的每天日记当中可以看出写作水平一天天在提高,这与大量课外阅读是分不开的。
   “这一系列的创新举措不仅给班上的学生们带来实实在在的阅读福利,也给全区乃至全市热爱阅读的教师带来了很好的经验示范”,据迎江区悦读工作坊坊主朱丽芳介绍,作为核心坊员的江小琴不仅积极参与“徽派语文”阅读专题网络研讨、“悦读快闪”等活动,还多次走出该区,在图书城、图书馆举办公益讲座,关注更多的学龄儿童,体现了教育人的阅读大情怀。
   去年9月,成为该市第四届市级学科带头人的江小琴成立了自己的研究团队,以“课外阅读课程化的探索”为研究方向。
   这一想法一经提出,立即受到不少年轻教师的响应。在首批入选的九人团队中,绿地实验学校教师刘念珠告诉记者,她因为曾经在江老师的讲座中受到启发,也在班上进行了“小书袋”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加入江老师的研究团队后,能学到更多好的阅读经验。
   “目前,我们已经组建了专门的微信群方便交流分享,首先肯定是发动大家都捧起书来读”。谈及对自己团队的研究方向,江小琴坦言,希望能有更多致力于阅读实践的教师抱团取暖,共同前进,让更多的学生与阅读相遇,享受生命中的美好时光。
   采访手记 做一件事不难,但连续多年始终坚持做同一件事却并非人人能够做到。江小琴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并没有满足于自身的教学任务,而是连续多年在阅读课程的研究探索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乃至多次走上社会公益平台登坛开讲——这不仅是出于自身对阅读的热爱,更源于对学生生命成长奠基的执著追求,源于对全民阅读和“书香满城”建设的使命和责任。无论是作为学生,还是作为家长,抑或是作为同事和社会人,在江小琴的示范影响下,逐渐养成热爱阅读的兴趣,不断提升阅读的品质,甚至自发成为阅读推广的其中一员,江小琴与阅读的美好际遇因此带来更多的相遇和美好。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