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藏教师的家乡年 别样的“寒假作业”
08版:视觉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586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9年01月30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586期  下一期
援藏教师的家乡年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通讯员 张婕 发布日期:2019-01-30 10:10:55

  此时此刻,全省教师都和学生们一起进入了寒假,迎接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我省援藏教师团队的队员返回各自家乡,与家人、与学生、与同事们度过一个短暂的假期,回到了朝思暮想的亲人们身边。
  他们从万里之遥的雪域高原回到家乡,上一次离家是去年的八月初,半年来,这群有情怀的教师告别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孩子,为了西藏的教育事业,完成了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任务。
  寒假返乡,援藏教师们每到一个地方,亲朋好友就会问起在西藏的感受。先说说当地遇到的身体上的困难,教学楼和办公楼是没有电梯的,上楼那种喘不过气的感受千万次地重复,慢慢地走,走几步歇一歇,还是怕迟到。去上课的教师总得提前10分钟往教室去,就这样,上课还是觉得喊不出来,于是,大家都第一时间自购了随身话筒。缺氧的感受如影随形地在每一天的每一时段上演,然后很多教师购买了昂贵的氧气机,进到宿舍就是一阵猛吸,检测血氧和心跳也成了教师们每天的必修课。安徽人都知道每天喝八杯水的道理,可是在西藏真的不够。到山南市的第一个月,脚跟的裂口一道比一道深,于是乎,各种润肤油轮番上场。男教师出门除了口罩、帽子、墨镜,也涂起了润唇膏,否则嘴唇上的裂口永远好不了。睡觉前的面膜保湿成了睡前必做功课。洗完澡全身涂一遍润肤油是必不可少的,否则浑身就等着蜕皮吧。有位老师因为干燥,突发肾结石送进医院,犯病时那种疼真是钻心。失眠不是病,但是长期失眠严重影响着教师们的健康。失眠的原因有可能是思念家乡和亲人,也有可能是高原缺氧,援藏教师看到彼此红红的眼睛,只能相视一笑。
  回到家乡不再失眠,但是倒时差却花了不少时间。家人睡觉时睡不着,早晨比家人起得迟。回来后发现和同行们交流教学问题已经有点跟不上节奏,在西藏半年,我省教师们缺乏学习的机会,于是,各种拜访学习是必不可少的。不但自己得抓紧跟上,还要将新的教学理念带回受援地。
  家中的老人因为子女的离去,很多成了空巢老人。这半年,有的已经病了,保姆的照料终究没有子女照顾细心。在这短暂的假期里,陪老人去医院各种治疗和检查,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成了很多援藏教师的每日主要工作。陪着上学的孩子学习、陪着年幼的孩子玩耍,让孩子享受这半年缺失的父爱或母爱是必须要完成的任务。
  我省援藏教师基本是45岁以下的中年教师,作为教师的家人,他们也付出了很多很多。有的教师有两个孩子,完全靠爱人一个人撑起了家庭的重担。
  这个寒假,他们回到家乡,正和家人共同筹办年货,做着过年的准备。过年后,他们又要整装待发赴藏。

濉溪县教师张辉和与家人一起和面蒸馍

安庆市教师陈知求带儿子、女儿开心玩耍

南陵县教师裘海波与家人一起写春联

最年轻的援藏教师、青阳县教师张海燕陪伴孩子

阜阳市教师吴元录陪老母亲看电视

砀山县教师高书启抓紧难得的短暂假期辅导上高三班儿子复习功课

蒙城县教师张耿在医院照顾病重的岳父

肥东县教师高元文的春节全家福


  □图片由援藏教师亲友手机拍摄专供本报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