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思考 幼儿在建构游戏中的科学初探 浅谈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3版:教海探航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584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9年01月23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584期  下一期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太和县第五小学 张梅 发布日期:2019-01-23 12:07:08

  语文是国学文化和本土文化的传承,必须超越实用主义的局限,让学生学习大量中华文化的精华。教学中,我从挖掘教材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入手,帮助学生找寻文化之根,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一、识字教学:趣为先
  一是“趣味学字”,感受古人的造字规律。一般来说,汉字的造字方法有象形、形声、指事、会意等,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利用造字特点采用“兴趣学字”。如教学“山”字,在认真书写它的笔画笔顺时,让学生联想到山的连绵起伏,看到“水”字时想象流水潺潺、蜿蜒流淌的景象……从而让学生体会构字规律,巧妙识记汉字。
  二是“趣味解字”了解古人的造字过程。给学生讲述一些汉字小故事,会让学生不知不觉中了解汉字文化。如“家”字中的“豕”是今天的“猪”,但是涵义不同,“猪”字在今天代表又脏又笨。但是古人在造这个字的时候,上面的宝盖头代表房子,下面放的却是一只猪。为什么呢?其实中国人从古代就喜欢猪,它象征着聪明和勇敢,也喜欢养猪、吃猪肉。这么一想,原来在古人心目中的猪是聪明又勇敢的。
  二、阅读教学: 一课带动一本
  小学语文中高年级教材中编入了不少名家名篇、名著选段,这些选段无异于“引桥”,能引导学生踏上读好书、读整本书的阅读直通车。通过“课前初步阅读、课堂讨论探究、课外拓展阅读”三步走的阅读教学模式,使教材变得厚重,使教学充满了张力,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和研究传统文化的热情。
  三、诗词教学: 一首带一类
  古典诗词作为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重要文体之一,可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唐诗宋词在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中有着其独特的魅力和举足轻重的地位,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因子。现行语文教材中每一册都分主题、由浅入深地编入了古典诗词,如送别诗、思乡诗、爱国诗、描写春景的诗、蕴含深刻哲理的诗、描写童年生活的诗、咏梅诗词等。
  对于诗词教学,我们提倡“学一首带一类”,具体策略是:一是课前查阅资料;二是课上散点渗透;三是进行课后专题拓展,利用这种大容量的信息呈现方式,和贯通古今的主题积累方式,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积淀着丰厚的传统文化底蕴。
  四、语文园地:学一项拓展一项
  通过调查了解,我发现每册的《语文园地》中,都系统编排了古诗名句、三字经等传统文化的内容,对于这些内容的教学,我们的做法是“学一项拓展一项”。如十一册《回顾·拓展三》中的“日积月累”,安排的是有关诚信的名言警句,收录了《老子》《论语》《庄子》等诚信方面的格言警句。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在了解了课本上原有的五则格言警句的基础上,课下再搜集先贤留下的有关“诚信”的名言警句、故事,以及名人轶事。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拓展了视野,由点及面,如《曾子杀猪》《一诺千金》等故事,让学生看到了古人“诚信”的美德,并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任重而道远,相信只要我们执着地探索、实践,一定会让传统文化在华夏土地上遍地开花,千年流芳。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