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素质教育课堂教学 不待扬鞭自奋蹄 扎根杏坛勤耕耘 试论小学数学课堂中“数形结合”的有效性 谈幼儿园区角游戏与主题教育活动的融合
12版:教育在线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584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9年01月23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584期  下一期
试论小学数学课堂中“数形结合”的有效性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颍上县慎城镇第二小学 郝立群 发布日期:2019-01-23 12:04:55

  数形结合在小学阶段指的是借助于直观形象模型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及抽象的数量关系。下面就小学课堂中怎样实现数形结合的有效性做简要论述。
  一、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重要意义
  怎样在数学课堂中实施有效的数形结合,是每位数学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教师应认真反思怎样在课堂教学中将数与形相结合,用“形”将抽象的“数”形象化,用准确细致的“数”来解释模糊直观的“形”;更重要的是怎样利用数学课堂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深深根植在学生的思想中,给学生多一双数学的眼睛。让学生用这双眼睛去发现和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为做到这一点,我们的数学课堂该如何实施呢?
  二、以图形引出概念,用概念解释图形
  在数学学习时,避免不了要接触到很多的数学概念,而这些数学概念的语言都是高度概括的。它一方面体现了数学的语言美,另一方面也给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增添了难度。这就告诉教师在概念的引入过程中要注意使学生建立清晰的表象。很显然表象的建立可通过直观形象的图形来实现。在数学概念的教学中,如能建立数学概念与想象图形间的联系,把数学概念的本质用直观形象的图形表现出来的话,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感知、生成、深化就要容易多了。
  三、借助图形引导设问,培养探究意识
  学生探究意识的形成源自课堂教学中的点点滴滴,其培养方法也是多样的。借图形引导设问就是其中一种很重要的方法。在教学中如果能借助有形的物体或图形,设置一些步步深入的诱导性问题,引导学生一步步地去探究,学生的探究经历也能从形象具体的图一步步深入到抽象概括的数学本质。图形实际上在这过程中变成了问题的背景,教师借助这一背景,能有效增强问题的形象性,便于启迪学生的数学思维。在探究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综合等一系列思维活动,逐步形成稳固的数学知识。这样既能帮助学生掌握既定的教学内容,又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四、画图体验,培养动手操作意识
  不论数学知识还是其他的知识,其获得的过程一般是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直接经验的接受要远远少于间接经验,但直接经验的长久性要远远强于间接经验。所以教师在数学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应更多地培养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理解新知识。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图体验就是一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好方法。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利用直尺、三角板、圆规等工具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建立表象,在画图中体验领悟。
  综上所述,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发挥的作用是其他教学方法都难以替代的,教师要将数形结合这一思想真正体现在每一堂数学课上,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插上数形结合的翅膀。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