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素质教育课堂教学 不待扬鞭自奋蹄 扎根杏坛勤耕耘 试论小学数学课堂中“数形结合”的有效性 谈幼儿园区角游戏与主题教育活动的融合
12版:教育在线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584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9年01月23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584期  下一期
浅析小学语文素质教育课堂教学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长丰县双凤中心学校凤霞小学 王飞 发布日期:2019-01-23 12:03:13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进行素质教育整改,教育学者各执己见。有个别观点很独特,不过操作起来,似乎不是很好把握。那么在新课程改革要求下,小学语文课程该如何从课堂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下面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一、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
  随着新课改提出的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应该将教学理念向素质教育转变,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尤其是对向初中迈进的六年级小学生而言,营造素质教育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思维创新能力,通过预习、倾听、质疑的全新教学理念,加强互动式的教学,促进小学生全方面发展是很重要的。全力营造在六年级语文课堂上,与本课程有关的一切内容由学生自行分析、讨论的氛围,让他们得到属于自己的知识。
  二、培养学生创新、想象能力
  素质教育是教师与学生相互配合共同实现的,这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为渐渐成熟的学生提供恰当指引,利用创新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利于学生更深地理解语文课程。独到的想象力是成功路上的基石,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提高学生想象思维的良好素材,在阅读过程中,有效挖掘学生想象能力,对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重要意义。
  三、培养学生课前预习习惯
  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落后,是长期以来素质教育难以开展的根源。为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教师可采用有效途径培养学生课前预习习惯,给小学生提供正确的预习方法,只有建立在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才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素质教育课堂的效率。
  新时代背景下知识不再是封闭的,而是逐渐走向开放、多元化,因此,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有充分认识,高度调动积极性,对学生学习中所表现的个性化、多元化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加以重视,进一步对学生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加以利用。
  四、做学生最好的倾听者
  小学生还处于身心未发展成熟的阶段,在此阶段更应注重打下语文的良好基础,培养学生的性格品质、思想、学识逐渐走向成熟,保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人文性,将课堂交给学生主宰,让学生充分感受自己的主导地位和价值,主动学习知识,并将所掌握的知识分享给同学和教师,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其小小的虚荣心,可更加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师倾听的过程中,可让学生充分感受教师的关怀和同学的关爱,感受教学中的亲和力,从而使学生更加喜爱语文课程的学习,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五、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能力
  为更好地完成素质教育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可采用多种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能力,让学生多角度看待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试图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塑造平等和平的语文教学课堂。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而是学生最好的交流伙伴,教师要友好、耐心地听学生的见解,接受学生提出的质疑,在交流结束后给予合理的意见。课后教师还要对课堂上学生提出的质疑进行汇总,并定期总结,分析学生提出质疑的思维根源,在后期的课堂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素质教育,进而促进素质教育课堂的有效实现。
  总之,素质教育已是当代对学生学习发展的新要求,教师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加强学生间的沟通能力,培养学生成为新时期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型人才。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