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统筹计算普职比 鼓励生源省内合理配置 建设中高职贯通高水平专业 培养更多大国工匠 规范义务教育教学 避免重训练轻基础 公立学校要占义务教育阶段主导地位
03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584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9年01月23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584期  下一期
建设中高职贯通高水平专业 培养更多大国工匠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报记者 王浩淼 发布日期:2019-01-23 11:10:19

省人大代表余秀娟

  “建设一批中高职贯通、中本贯通高水平专业,切实促进本省中高职贯通、中本贯通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1月17日,省人大代表、岳西县职业教育中心副校长余秀娟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今年省人代会上她对解决教师缺编问题提出建议。
  余秀娟表示,身处职业教育一线的教师和管理者已经感受到了市场对于人才需求的变化。她以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为例,2000年前后,全国电子工业生产线上有3500台机器人;到了2012年,这一数字陡增至10万台。如果职业学校仍按照传统思路培养信息技术方面的人才,这些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就要面临失业,这迫使职业学校进行专业改革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再思考。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等一系列的变化给职业教育提出了新课题,需要革故鼎新的不仅是硬件设置和课程设置,更是教育理念和办学思路。职业教育有其独特之处,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引导和鼓励学校如何借助行业、企业的力量,用市场化的手段推动产教融合。
  余秀娟说,随着中职招生规模的扩大、中职学生对口升学的需求,我省实施的对口高考模式亟待改革,以减轻中等职业学校、中职学生和家长及招收中职学生的我省15所本科院校的压力,为此向省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建议:
  要积极探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特点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培养模式,遴选一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在我省有生命力的专业,率先建设专业教学标准。建设过程中,深化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按照实际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组织课程,形成新的职业教育课程理念。这些标准向全省各所职业院校推广,推进中高职贯通培养的一体化、规范化和标准化。与之相对应的是在稳步扩大贯通培养规模的同时,建设一批中高职贯通、中本贯通高水平专业,切实促进本省中高职贯通、中本贯通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省教育主管部门要探索贯通院校协同开展专业建设的机制,建设一批校企合作机制高效能、课程教学改革高水准、专业教师队伍高素质、专业教学条件高规格、教学运行管理高效率、社会服务能力高层次的中高职贯通、中本贯通高水平专业,为本省其他贯通培养专业建设树立标杆,带动本省职业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
  要打好职业教育发展的“组合拳”。余秀娟告诉记者,“中等职业学校要有自己的技能大师工作室”。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鼓励各所中等职业学校开设技能大师工作室,将行业企业能手请进校园,充实学校师资队伍,将行业先进的生产理念带给学生;加强职业教育优质课堂建设,提升职业院校校长的管理水平;构建中等职业学校的师资队伍,教育主管部门要从政策上给职业院校以更多的选择师资的权利。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