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传统中国年 图说新闻
08版:视觉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578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9年01月08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578期  下一期
迎接传统中国年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报记者 晓君 发布日期:2019-01-08 15:49:43

合肥市淮河路第三小学

  我国传统猪年新年将至,合肥市淮河路第三小学于2019年新年伊始开启“小真人过中国节”系列活动,学生们以颇具特色的传统形式,迎接传统中国年的到来。
  一个个民间工艺风筝和独具“中国风”的传统花灯让校园和班级都沉浸在传统文化的韵味当中。
  该校家长委员会请来民间糖画艺人在教室里现场糖画创作,小猪、小狗、花花草草的形象在糖棒上绽放,麦芽糖的香味吸引着学生们围观,等待着将甜蜜送进嘴里。
  该校二(2)班学生夏元朗的爸爸对于这样的活动点赞不已,“既锻炼了动手能力,又能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学校开展这样的活动,带着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这样的过传统新年方式更有意义”。
  除了风筝展、做花灯、包饺子,各班级还玩起了陶艺、做起了糖葫芦,还有中国结、香囊等传统新年小物件DIY活动。学校特地邀请到庐阳面塑传人杨俊生来为学生们表演面塑绝活。
  “我们从中国传统节日当中挖掘出中国文化的特定内涵,这是我们文化自信的一种体现。”该校校长方业菊告诉记者。   □本报记者  晓  君/摄

民间糖画艺人的糖画创作让学生们开心快乐

学做花灯

学做陶艺小猪

陶艺拉坯

    一位戴着京剧脸谱面具的小胖妞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

退休教师风筝爱好者与学生们一起放风筝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