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氛围,定远县炉桥中学在校长孙凯和副校长柏传文领导下,成立了风云时政社、冶溪读书社、文学社、二次元漫画社等20个社团,每个社团均有一名至两名辅导老师,利用课外活动时间,针对学生兴趣爱好,逐一对学生进行辅导。在社团辅导教师和学生们的不懈努力下,学生社团不断完善,成为丰富学生们课余生活和课外知识的学习园地。
读《荷花淀》有感
□八(1)班 单梓涵
辅导教师 刘静雅
读罢孙犁的《荷花淀》,仿佛有泥土般的气息扑鼻而来,一幅幅淡雅、幽静的画面浮现于眼前,令人犹感“诗体小说”的诗意——用诗一般的语言,蕴造了诗样的意境。
淀上风光的刻描词浅意深,境意优美。不难想象:一群妇女嘻笑着坐在小船上,身后是望而无际的荷花淀,远近之景层次景然,情意明了,这群妇女在这特定的环境中让我们了然根据地人民群众的精神风貌;从稻花、苇荡、波浪的起伏跳跃中宛而听到这幅画外的风水连声,那是当时风起云涌的抗日的时代浪潮。足见,《荷花淀》并非单纯的写景,而是用幅幅动人的风景写真了一个时代。情景相触,寓意隽永,暗示象征了炽热的抗日激情。《荷花淀》从悲伤中蕴示了大美的意境。有评价它是“诗中的小说,小说中的诗”。其语言朴素、清新、柔美,像蓝天上的明月,如山涧里的清泉。拜读了《荷花淀》后,即如清泉沁心、清爽无比;又像躺在茵茵芳草上阳光拂身。
《荷花淀》讲述了冀中白洋淀地区人民群众积极投身抗日的故事。作品中,作者成功塑造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农村妇女形象。这些妇女善良、勤俭、淳朴,能牺牲个人,是从战争年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水生嫂是作品着墨最多的妇女典型,她勤劳、能干、贤惠、温柔,敬重老人,疼爱孩子,体贴丈夫,有着我国劳动妇女的传统美德。水生嫂爱丈夫、爱家庭,却又不目光狭隘。她爱自己的丈夫,作为一个女人,这可能是她的全部,这是自私的;但是她更爱自己的祖国,这是每个中华儿女的全部,这是无私的。白洋淀的妇女不仅是勤劳、能干、识大体的,也是多情的、乐观的、坚强的。
在激励残酷的抗日战争这样一个关系民族存亡的大背景下,夫妻之情、家国之爱、纯美的人性、崇高的品格像白洋淀盛开的荷花一样高洁。水生的阳刚,水生嫂的贤惠与开朗,构成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弥漫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当我读到水生坚定地对水生嫂说的一句话:“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拼命”时,我的精神为之一振,一种感动蔓延我的全身,我从水生这句话中读出了当时中华民族的希望,读出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豪迈气概。水生嫂流泪了,我想,她的脑海或许浮现了许许多多的画面,她也曾犹豫、也曾不舍,但是为了和平,为了幸福的生活,牺牲小我,又算得了什么?国难当头,有多少儿女私情被置之脑后,在涓涓细流之下,却是暗涛汹涌。当这种宁静祥和的生活即将被残酷粉碎之时,作为炎黄子孙,又怎能坐视不顾?
从这篇文章中,我读到了美,人情之美。美在乡民们既热爱自己的家庭,又热爱自己的家乡。我们难以想象二者的分离,此地一别,或许来日就永远无法相见。然而人们如果只顾个人的缠绵而置国家利益于不顾,我们会报以鄙夷;如果为国家利益而完全置家庭而不顾,我们又多多少少感到一些遗憾。作者将两种爱完美地融合,体现了一份真挚、和谐、温馨、美丽的人情,此为大美。这群热爱生活的人们生活在荷花淀,荷花淀因为他们的存在而更加美丽迷人,他们也因为荷花淀的映衬而更加美丽可爱。一幅幅美丽和馨的画面为我们注释了美的真谛——美在自然,美更在人的心灵。
觉醒的中国
□九(5)班 郑子豪
辅导教师 孙成新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当我仰望着眼前这一幢幢高耸入云的摩天大厦时,这首《春天的故事》,不知不觉就唱进了我的心坎里。时至今日,仍会常常忆起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面对满目疮痍、贫穷落后的新中国,党和国家毅然决然地做出了一个历史性的重大决策——改革开放,要将这屈辱的历史彻底改写。于是,在这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疆土上,书写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历史奇迹,沉睡的东方巨龙,就此觉醒……
你看见那霓灯璀璨、车水马龙的“一夜崛起之城”——深圳了吗?那里的每一砖、每一瓦都在诉说着当年经济特区建立的伟大壮举,它是改革开放之路上,一座不可磨灭的里程碑;你知道举国同庆的港澳回归吗?它洗雪了中国的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改革开放的成就就如同夏夜的满天繁星,何其之多。在这风雨共存的40年里,党和人民坚持不懈地努力,在茫茫黑暗中追寻“星火燎原”的力量,誓要打造一个富强、民主、独立、自由的新中国。看啊,那高耸入云的大楼就是证明。他为改革开放吹响了第一声冲锋号;瞧啊,这万亩良田就是印记,它为经济建设插上了一面胜利的大旗;眺啊,远处的一派繁荣不再是遥远的蜃影,贫穷和懦弱终只成为历史长河的过去。
我的奶奶,今年已有80岁了,一辈子都生活在我的家乡——她所爱的这片土地上。在这里,她即将度过她的一生。他生在这里,长在这里,将一切都看在眼里。我曾不止一次地听到奶奶感慨道:“年轻的时候啊,吃得穷,穿得穷,住的都是破破烂烂的草房子,过的那苦日子,这老了还苦尽甘来了呢……”
现在,历史的使命即将担负到我们的身上,新时代的号角已经吹响,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我们每一位青少年去努力和拼搏,献出一份属于我们自己的力量。我们应当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听党话、跟党走,放飞我们的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方能“以梦为马,不负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