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有血气 皆有争心 港珠澳大桥的“科技密码” 孤岛上的共存
06版:模拟中高考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576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9年01月07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576期  下一期
凡有血气 皆有争心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19-01-07 11:31:38

太和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作文材料及导写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我国知识分子历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重道义,勇担当。他们把自身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留下了可歌可泣的事迹,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
    现在,也有无数这样的年轻人奋斗着。中山大学博士生韦慧晓投身军旅,成长为我国海军首位女副舰长,在万里海疆书写无悔青春;常州技师学院学生宋彪,顶着40摄氏度的高温,在车间日复一日苦练,获世界技能大赛最高奖……
    读了上述材料,作为新时代学子,你有着怎样的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思考,注意联系你的生活实际。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材料分析:
    所给材料分两段:第一段用“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总括,重在表明中国的老一辈知识分子有家国情怀、有社会责任感,重道义,勇担当。第二段用“现在,也有无数这样的年轻人奋斗着”句,领起下文列举两位模范人物,借此对当代青年学子进行颂扬。
    一句“读了上述材料,作为新时代学子,你有着怎样的感悟”则直接告诉考生要以两段文字所写内容来生发感想。而写作要求中“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最为关键:仅仅写老一辈知识分子的爱国壮举,还是仅仅停留在对当代年轻学子的讴歌?抑或是挖掘两代知识分子共同的本质?显然后者当为好的角度,立意也较为高远。
   因此,赞美两代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怀,注意联系考生本身的当下生活实际,即为本次作文的最佳切点。□太和县第一中学  李  岩

应试佳作

  凡有血气,皆有争心。中国的知识分子从来不缺少爱国情怀,爱国从来都是具体的。
  民国时期,为救民于倒悬,李大钊、毛泽东等先进知识分子成了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五四时期,为纾国难,知识分子首发了爱国主义运动;抗战时期,为民族图存,知识分子成为救亡运动的先锋。
  新中国成立后的不同时期,先后有钱学森、邓稼先等毅然回国投身导弹和航天事业,筑就了中国重新立于世界民族之强林的底气;黄大年向攻克国家急需的高精度航空重力测量技术的“深地”进军;钟扬探寻“生命的种子”,为国家和人类储存下丰富的“基因”宝藏;郑德荣“为学生立标”,高擎信仰的火炬,成为中共党史学科的一面旗帜。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在他们心中,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是不变的信条,祖国需要就是自己的最高需要,服务国家就是最好归宿。
  精神薪火相传,事业接力前行。博士生投身军旅,成为首位女副舰长的韦晓慧;顶高温车间苦练,终获世界技能大赛最高奖的技校学生宋彪,就是最好的接棒人。
  然而,当下也有一些青年学子的社会责任感淡薄,认知与行为脱节,缺乏必要的责任担当。这是实用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价值观对人们心灵的侵蚀,我们必须用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予以纠正。
  治国经邦,人才为急。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挺进了新时代,更需要我们这代青年学生立足国家需要,结合个人特长,到最需要的岗位去,到国家最需的地方去贡献才智。
  抒爱国之情,立报国之志,做效国之行。教育部在颁布语文、历史新课标时提出的核心素养之一就是“家国情怀”。我们当代学子要刻苦读书,立志成才;我们要忌空谈,要把对祖国、民族的爱体现在日常的学习中,将自己的理想与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联。
  今后,不管自己的人生道路延伸到哪里,都当守住心中的那一份情怀,让个人的价值在报国的实践中得到最大的彰显。因为,一个人只有融入国家波澜壮阔的社会实践中,知识才会发挥作用,情怀才会有所寄托。
  《左传》有言“凡有血气,皆有争心”。血气,就是担当道义;争心,就是赶超和竞争的精神。天下为公、担当道义是时代赋予我们青年应有的情怀。让我们以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那样,“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刻苦钻研,勤奋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太和县第一中学李岩提供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