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踏上“清白”之旅
□高一(1)班 闫梦云
辅导教师 李盼盼
又脏又臭的污水,经过怎样一番历程后脱胎换骨重获“清白”?2018年12月20日,利辛县第七中学安徽青年报学生记者一行走进利辛县污水处理厂,见证了污水的“清白”之旅。
从泵站输送来的污水,先经过格网槽的过滤,去除悬浮物质和纤维杂质,然后进入均质调节池,加入药剂,确保调节池出水水质稳定,再被送入混凝反应池。接着,污水还要陆续抵达初沉池、厌氧水解池、曝气池、二沉池、高效澄清池,慢慢脱去“脏衣服”,最后被排入河流。整个过程需要十多个小时。
在污水厂的处理车间,黑褐色的污水经过格栅渠、污泥池、污泥脱水池、调节池、一体化污水生物处理池、清水及消毒接触池等环节的处理,就在出水口变成了清水。
又脏又臭的污水经过一道一道的工序,颜色慢慢由浊变清。在污水处理出水口,拿一个纯净水空瓶子,装着处理后的“污水”,与瓶装的纯净水比较,肉眼看不出两者有何差别。
但是,经过层层净化后的水,闻起来任然有轻微的药剂味,从出水口奔流而下,再从地下管道排放到河流中。据说,这样的水就可以用于园林灌既了。
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技术会将净化过的污水再利用,用更加先进的技术手段,将水体净化得更彻底,甚至可以直接饮用。
一滴水被污染后,想不到净化起来如此复杂,看着出水口流出的白花花的水,让人久久不能释怀。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源,通过这次参观采访,在这里我想向大家提出个问题:“制造污水轻而易举,那么你知道还原它的‘清白’有多难吗?”这个问题值得深入思考,我希望大家能够在以后的生活中珍惜和保护水资源,呵护我们的生命之源。一滴水微不足道,可它在生活中又是不可缺少的,它能使贫瘠的土地变得肥沃,也能让沙漠中干渴的人们看到生命的曙光,不要浪费水,更不能污染水,让我们将珍惜水、保护水当成一种习惯,我相信任何事情,只要你能够坚持并不断加强它,终究会变成一种自然。
观“污水净化”有感
□高一(9)班 张 旭
辅导教师 刘 伟
跟着老师、同学们一起踏上了前往污水处理厂的路上,虽然是严冬叶落尽、万木萧条来,但是,我们的心情也随着这次活动格外开心。
很快到达目的地,带我们参观的是一个年轻健谈的大哥哥,他是厂里的经理。他带着我们对污水处理的流程进行了实地参观。
厂内规模并不大,但是每个工作人员都非常认真,并且对我们非常热情。我们有秩序地进行了为期两小时的实地参观。
原来,居民家里洗菜、洗衣服、冲厕所的生活污水通过管道排放到城市道路下面的污水管道内,再通过小区的支管汇集到主干道下的主干管,最后通过主干管进入污水处理厂的集水井。收集来的污水先期经过粗格栅处理,捞出大的杂物。然后进入细格栅处理,进一步去除固体杂质,接着进入沉砂池除砂。先用粗格栅和细格栅过滤塑料袋等生活垃圾,然后旋流沉沙池用离心力分离,然后开始使用奥尔尔氧化工艺过滤消毒。接下来,进入生化处理阶段,水中微生物能利用污水中所含污染物作为营养源,通过自身的代谢作用使污染物被降解。随后进行沉淀,分离污泥和水,使污水得以净化,然后再将水排入河道。
我在厂里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同一片草地上有的绿草如茵,生机盎然;有的已然衰败,我猜测应该是种植浇灌的水质不同导致的吧。
在这期间,种种复杂的工艺和繁琐技术让我们叹为观止。最后,我们进入到了检测水质量的实验室,里面各种新奇的化学实验用器令我感到惊奇。
通过这次有趣的参观经历使我了解了水质净化的过程的不易,更让我认识到能源的珍贵与重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可能就在我们的一个不经意间,干净的水源不止一次地从我们手中流走,我们却没有听到她“嘀嗒”的哭泣声。所以,我们不能再视而不见、充耳不闻、默不作声了。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珍惜水源,注重环境保护,绿色生活。
回去的路上,坐在车窗旁向远处眺望,蓝天,白云,风和,日丽,这一切,真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