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两度点赞的创想城镇 汪浩:“杠上”充电桩的留法博士
06版:专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570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8年12月21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570期  下一期
汪浩:“杠上”充电桩的留法博士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18-12-21 11:03:53

  说到留学博士,大家的第一反应普遍都是海龟、高大上、高精尖,然而第一眼见到汪浩时,这位留法博士正埋头捯饬一堆小零件,衣着朴素。不大的办公室里放了五六张办公桌,每一张桌上都散乱地放着一些器械零件。若不是在接下来的交谈中流露出的渊博学识,实难将汪浩与留法博士联系到一起。
  “创业不分贵贱,做自己喜欢的事是一件很幸福的事。”看出记者的心思,汪浩笑着说。目前,汪浩与5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创业,创办了安徽一一出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非电动车的智能安全充电。“以我的判断,非电动车的安全充电还是很有市场的,光合肥地区,就有七十多万电动车,每年因为充电故障引发的火灾安全隐患超过两位数”。正是瞅准了这一巨大的市场需求,汪浩将公司的研发方向锁定在智能充电桩上。而这一研发就是两年多,目前由该公司研发的智能充电桩已经完成了从第一代到第三代的升级转型。
  “2017年1月,我们推出了第一代充电桩,仅仅八个月之后,我们又推出了第二代,比第一代使用起来更便捷、更安全。”说罢,汪浩掏出手机,点开“一一出行”微信公众号,为记者现场比划起来,“我们的充电桩就像是一个小盒子,基本上固定在小区、商场的地下车库、停车棚,每个充电桩上都有一个二维码,需要充电的用户只需要轻轻一扫,就能知晓这个充电桩是否在使用中。充电结束后,自动断电,同时自动向用户推送充电结束的信息。”汪浩说,在前期的调研中,发现很多电动车用户在充电时无法掌握电动车充满电的准确时间,同时不少用户随意在小区拉线充电,不便于物业管理,安全隐患重重。为此,在前两代智能充电桩的研发上,汪浩和他的团队更倾向安全性和便捷性。
  2018年7月,到了第三代智能充电桩时,系统软件再次升级。“我们在每个充电桩上设了一个ID,相当于这个充电桩的身份证,用户充上电之后,管理方在后台就能及时地掌握到每个充电桩的使用信息,如编号第八个充电桩是两栋某户在使用,一目了然。如果发生火灾,后台不仅可以及时切断,还能第一时间联系到用户”。汪浩说,相比前两代智能充电桩,第三代在微信充电和自动检测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阻断风险的能力更强。目前,第三代充电桩已在合肥市康园、文昌雅居、要素大市场等近30个社区投入使用,使用数量达300多个。采访时,在汪浩的手机上,记者看到实时监控情况,具体到某一个充电桩某一位用户,信息都十分齐全。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该公司研发的每易充安全充电桩已降低风险、有效避免火灾1316次,有效通知物业和用户424次,大大方便了用户安全用电和物业管理。
  庞大的终端数据、先进的研发技术在帮助公司成功打开消费市场的同时,也让汪浩和他的团队获得业界同行和相关部门领导的高度认可。2017年,2018年,连续两年在由团市委和团省委推荐后,参加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的工业创新大赛中获三等奖。
  谈及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行事谨慎的汪浩笑言:“只能说公司已经走出了创业前期的死亡谷,相信今后会越来越好。”下一步,汪浩将和他的团队瞄向“更智慧”,设计出一款带有摄像头和识别破坏系统的智能充电桩,以减少市场上的电动车偷盗现象的发生,“初步的设想是设置一键报警装置,一旦发生偷盗,系统直接向区域的城市管理工作人员或派出所发出信号,帮助职能部门快速知晓和处理”。

  上图为在2018年“创客中国”-“小小创客”创新创意大赛合肥(华东、华中)分区赛上,汪浩(中)任少年组评委,跟小选手们围绕制作展开提问。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程榕娟采写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