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清风半城水
05版:专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570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8年12月21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570期  下一期
一城清风半城水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18-12-21 11:06:43

辅导员说课大赛

小小创客

第四届党团建校企招聘会

滨湖大学生文化节

红领巾创想秀

接待印度青年代表团

举办“520”相亲会


青年之家

与“青圃”相伴成长

  12月12日,伴随着最后一批孩子的欢声笑语,“‘与法同行·伴我成长’青少年普法小课堂”在包河区青少年活动中心落下帷幕。由合肥市包河区青圃青少年社会事务服务中心(以下简称“青圃”)联合安徽大学法律援助志愿者协会承接的2018年包河区青少年普法宣传服务项目全年进社区宣讲活动15场次,服务青少年1105人次,参与法律专业高校志愿者127人次,发放青少年普法教育读物473套,回收有效服务反馈表175份,青少年整体满意度达92%。该项目自2017年执行以来,受到了该区各界的支持和广泛欢迎、一致好评。
  “青圃”理事长宋沄介绍,作为全省首家具有专职青少年社会事务社会工作的青少年社会组织,“青圃”成立于2016年5月,是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由团区委和区民政局共同发起并建立,旨在加强全区青少年社会事务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统筹全区青少年社会组织孵化培育工作,引导其健康、有序发展;专门服务青少年健康成长发展、权益维护、预防犯罪等领域的青少年社会组织。“青圃”目前全职工作人员4名、兼职督导1名、常态化志愿者124名,机构已成为合肥学院、安徽大学法学院大学生实训基地,常态化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治理、社会服务活动。
  成立以来,“青圃”通过定向委托、购买服务、公益创投等多种承接方式,开展“青少年环保课堂进社区”、“与法同行·伴我成长青少年普法宣传进校园、进社区”、“青少年自护教育进校园、进社区”、“融爱融乐青少年社区融合”(四类重点青少年社区融合项目)、“包河区第二期合适成年人队伍”(涉案青少年权益维护项目)、“包河区不捕不诉青少年案件干预”(涉案青少年权益维护项目)等各类服务项目近450场次,累计服务辖区青少年3500多人次,带动参与辖区服务活动的各类志愿者1000多人次,有效形成了青少年社会事务社会工作者+青年志愿者的常态化工作队伍和服务体系。参与执行的“包河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体系建设”工作为该市乃至全省的预防青少年违犯犯罪工作做出了表率。
  2017年5月,“青圃”受团区委委派,参与建立和运营我省首家县区级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安徽·合肥·包河青年之家,截至目前,平台参与孵化青少年社会组织三个,已入驻组织七个,组织和输送“创想城镇小创客营”、“特殊儿童室内夏令营”、“传统文化社区体验课”、“包河区青少年管弦乐集训营”、“青少年社会服务项目进裕安”(精准扶贫)、“青少年心理服务”等各类青少年社区服务项目活动一百五十多场次,服务青少年一千多人次,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建筑大学、合肥学院等高校建立了专业大学生志愿者的常态化服务对接机制,初步建立了针对辖区青少年的综合服务内容体系,受到了中央和省、市、区领导的一致认可。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张华采写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