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市扎实推动共青团改革取得实效 聚焦观念更新献计青春方案 马鞍山市团员青年勇担强国使命 从《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看青年成长
02版:青年大学习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570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8年12月21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570期  下一期
宁国市扎实推动共青团改革取得实效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团宁国市委黄竞 何东旭 王敬文 发布日期:2018-12-21 10:52:46

  今年以来,团宁国市委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通过品牌共塑、渠道共拓、活动共办、队伍共强等方式,不断吸纳党政和社会各界力量,打造共青团服务青年的共同体,做好推动宁国发展的生力军和先锋队。
  一、聚焦政治性,在思想引领中凝聚青年共识
  扬红色旗帜,传播党的声音。牢牢把握“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主基调,坚持面向基层, 加强思想引导。通过政策支持、上下共建和项目连锁, 围绕红色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五四期间,集中开展宁国市级“两红两优”表彰和全市各学校青少年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征文比赛,进一步凝聚思想共识。实现力量和资源集聚在基层、创新和成果显现在基层,让青年感受到共青团就在身边。
  强一支队伍,锻炼过硬能力。加快精简工作层级,激发基层团组织活力,优化队伍结构,结合今年“基层组织提升年”活动推动全市乡镇(街道)团组织换届全覆盖。建立“1+100”常态化联系青年制度,每名专挂职团干部直接联系青年100名以上。定期开展机关“开放日”、共青团“倾听日”等活动,鼓励团市委机关干部在八小时以外联系青年。探索兼职团干部工作模式,吸纳体制外青年骨干,变“服务对象”为“工作力量”,全方位打造拥护和响应党的号召的团干部堡垒。
  用多种方式,促进工作创新。整合宁国共青团微博、“宁国青年”微信公众号、青年之声网络平台等工作载体,提高运用大数据解决青年问题的能力,打造“指尖上的共青团”。深化“共青团+互联网”模式,组建青年网络宣传员队伍,加强网络舆论引导,亮旗帜,发声音,有组织,有活动,把团组织和团员的先进性延伸到网络空间,打造广大团员、青年的“网上家园”,切实引领“网生代”青年主旋律。
  二、聚焦先进性,在组织活动中筑牢青年堡垒
  建立三级平台。以项目化方式开展“共青团门店”,按照服务资源、工作力量、青年需求等情况,在市、乡镇(街道)、村(社区)建立起“旗舰店”统筹资源调配,“形象店”对上承接思想教育、就业创业、成长成才等服务项目输出,对下协调联动,“便利店”直面固定群体精细化服务的三级网络系统。主动服务有创新潜力、有培养潜力的团队或团员、青年,培育卓越青年。
  激活内生动力。围绕“人力资源第一要素”加大内部挖潜。一方面,定期举办“创业课堂进团委”活动,积极邀请高校、企业、社会机构的专家、学者授课,培育团干部创业、创新的理论与实践素质。另一方面,设立“团干部创业孵化基金”,开展“创业投标”,引进高校学生、创业青年、青年社会组织骨干等青年群体充分发挥“鲶鱼效应”,“搅活”团的各项工作。
  营造先进导向。开展“岗位专业准入制度”试点,推动各职级团干部取得相应的学位、资质证书。完善工作考核评价机制,拓展以党政、青年评价为主体,社会各界多方参与的多维度考评机制,促进团干部科学、合理成长,树立起“德,能,勤,绩,廉”综合评价的培养选拔体系。同时,严控团员增量,规范入团程序,把好团员入口关,全面建成一支高素质的团员队伍。
  三、聚焦群众性,在广泛动员中整合青年力量
  做大做强“一个品牌”。牢牢把握服务青年这条生命线,统筹、整合全市各级团组织旗下的新媒体、青创孵化器、综合服务平台等拳头产品,共同打造“我的共青团”服务品牌。在立足青年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四维四驱”运营方式,包装推荐包含“宁小青”卡通形象在内的一整套LOGO、专用字体、标准色彩和广告语,打造一个集“听看学思”与“吃喝玩乐”为一体的青年服务平台。
  用好用活“两种网络”。充分利用“互联网+”,深入挖掘挖掘APP微博、微信等平台载体的服务功能,将线上空间由单一的信息发布平台转化为集资讯推送、活动召集、生活服务、文化产品开发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青年服务专区。借鉴市场运作模式,拓宽“销售网络”,通过“我的共青团”平台不断丰富各种服务资源,面向青年提供低成本、高质量的服务,进一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团属资源拓展及青年大数据分析能力提高。
  做细做实“三个服务”。服务青年成长、成才,进一步提升青年之家、志愿者之家等市本级综合服务平台功能,鼓励青年参与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一千余人次,为端午龙舟赛、鸿鲸枫度自行车赛(宁国站)、全民健身运动会等赛会提供近两万小时的志愿服务。近日,宁国市志愿服务作为全省典型在全省学雷锋志愿服务推进会上作交流发言。引导青年向党、向上,以“我的中国梦”为统揽,分层分类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三十余场,充分挖掘宁国红色党史文化资源、开发微电影、青春足迹宁国行等文创产品十余件。助推青年创业、立业,搭建创业“梦工场”,完善“大赛+平台+资金+渠道”一体化服务体系,共计举办两届青年企业家论坛、三场创业设计大赛和一场创业大讲堂,开展“青享宁国”联谊活动15场次,参与青年1200余名,切实解决青年社会融入、婚恋交友等现实需求。

  □团宁国市委黄竞  何东旭  王敬文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