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以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的“办好特殊教育”的精神为指导,以促进教育公平、保障残疾儿童受教育权利、全面提升特殊教育服务水平和质量,以办人民满意特殊教育为宗旨,发挥特殊教育学校优质资源的带动、辐射和引领作用,使残疾儿童也能就近入学,并享受优质的特殊教育。阜南县特殊教育学校在全省走在前列,借助县特教学校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条件在乡镇创办分校或特教点,形成特殊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新思路、新模式,促进区域性特殊教育的发展,确保每个残疾孩子都有学上,都能上好学。对此,本报走进阜南县特殊教育学校,与教师对话,与家长交流,走近这些特殊的孩子,看教育是如何走进他们的生活,谱写属于他们的人生篇章。
“以专业创造生命的奇迹,用爱心静候花开的世界”这是阜南县特殊教育学校教学楼外墙上呈现的两句标语。初看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在我们一天半的走访结束后,才真正领悟其中包含的特教人的使命和期待。一天半时间里,感触最深的是一群最可爱的人用看似幼稚的方式教着一群折翼的小天使。其过程的辛酸,常人是无法理解的。你无法想象一位青海来的90后小姑娘在这里义无反顾地执教了五个年头;也无法想象一位从9月份上学至今,穿坏了十几双鞋仍坚持主动求学的14岁肢体残疾的孩子带给一个家庭的辛酸;更无法想象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在教育尤其是特殊教育上给予的优政策、多资金的扶持力度。从特殊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布局、师资力量的培养、专项支教经费的拨付、职称评定政策的放宽上等,不难看出,阜南县特殊教育事业走在全省前列并非偶然。
阜南县特殊教育学校老观分校
自然即课堂 生活即教材
阜南县特殊教育学校老观分校,2018年8月份刚刚建成使用,占地3960平方米,建筑面积2676平方米,地处濛洼腹地——老观乡保庄圩内。学校遵循就近原则入学,辖盖王家坝、老观、曹集和于集四个乡镇,服务人口近15万。四乡镇学前、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近150人,大部分学生已入校随班就读。目前招收学生42人,其中在校生21人,送教上门学生21人,建档立卡户28人,开设小学培智一班、培智二班两个班级。
学校以“康乐教育”为办学理念,以“自然即课堂,生活即教材(生活化教育)”为宗旨,以“培养提升特殊儿童生活适应能力,适应社会生存,减轻家庭负担”为目标,培养学生自尊自强、顽强拼搏、超越自我、立志成才的品质,努力为各类残疾学生平等、充分参与社会生活,适应社会需要打好基础。
目前老观分校的办学条件、办学设施已具备,课程设置全面合理,各项工作有序开展。老观分校的设立,有效解决濛洼贫困地区“三残”儿童入学难问题,为县教育优质均衡助力!开学以来,县政府副县长刘丽丽,县教育局副局长张玉东、人事股股长林刚、关工委专职副主任高杰,城关中心学校校长胡俊辉等领导亲临老观分校指导工作,其办学成效也受到他们高度评价。
在老观分校召开的家长座谈会上,我们见到了提前接孩子放学的几位家长。在跟他们交流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的都是对政府、对学校、对教师的感激之情。张明明(化名)从小患有自闭症,他妈妈向我们描述道:“一开始我们也尝试把孩子送到普通公办学校,但孩子始终无法适应环境,老师也精力有限,成绩也一直在退步。后来得知特教学校要在老观办分校,我就试着来咨询并报了名,经过这里老师的专业辅导,孩子学习进步了,每天主动要上学,性格也有了很大改变。”李军(化名)患有先天性语言障碍,7周岁的时候才会讲话,妈妈曾带着孩子在江苏常熟生活,也将孩子放在一所普通学校,自老观分校建立以后,他们毅然回到老家。学校多渠道的家校沟通等都让家长非常放心。
阜南县特殊教育学校(校本部)
多方准备 强化管理 促特教事业健康发展
在阜南县特殊教育学校(以下简称阜南特教学校)召开的教师座谈会上,校长杜瑞鹏向我们详细介绍了学校概况:阜南特教学校是由阜南县人民政府主办、县教育局主管的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始建于1999年,占地面积28842平方米,建筑面积24227平方米,共投入建设资金近9000万元。学校现有在校生283名,教职工80人。是皖北特殊教育的标杆、安徽省特殊教育品牌学校。杜校长表示,学校力争到2020年解决全县所有特殊儿童的入学问题。
学校的办学宗旨是全面落实《义务教育法》,使适龄残儿平等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成为能适应生存和发展的“残而有为”的合格公民。
针对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学校在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上逐渐形成“素质+安全=质量”的质量意识,“爱心、耐心、恒心、苦心”的师德观念,“教学生活化”的教学形式,素质教育课程化。学校开办以来,每年助残日、“六一”儿童节和春节,县领导都带领残联、教育等部门来校慰问师生。针对残疾学生的特殊需要,学校对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学生实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免费范围,实现基础教育阶段残疾学生全免费教育。同时将全体残疾学生纳入营养改善计划,在学校食堂集中就餐。残联、民政、卫生等部门相继建立扶残助学机制。
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学校用有限的经费新建校园,逐步完善教育功能。目前,学校新建综合楼、教学楼、食堂和学生宿舍,整修了运动操场。装备多媒体教室、形体训练室、电脑室等,并实现班班通,教育教学信息化初步形成。
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坚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医教结合,发挥潜能”的教改理念,在教学方法上积极探索和尝试。在教学改革中,重视对学生的康复训练,加强对学生生活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2015年9月,县教育局下发了《阜南县特殊教育工作实施方案》文件,在学校设立阜南县“随班就读指导中心”和“随班就读资源中心”。已有1994名轻度残疾儿童接受随班就读教育。为确保服务质量和成效,根据残疾儿童不同的实际需求,特教学校量身定做《课程辅导》《个别化辅导计划》及相关工作手册,并尝试实行医疗干预、康复保障的医教结合模式。
加强德育教育工作是学校长期且不容忽视的课题,特殊群体的德育教育更是任重而道远。对此,学校广泛开展德、智、体、美及身心缺陷康复训练等全方位教育,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康心理;通过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和途径,努力提高残疾学生将来融入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经过“分层教育”“教师个别指导”和“一帮一”等方式,帮助学习和生活有困难的学生;利用每天上午课间休息时间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康复训练”等活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不少于1小时,培养学生坚持锻炼的好习惯。
学校坚持教育科研为先导,努力构建高效课堂,创特殊教育特色,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执教能力,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并加强教学研究,探索适合学校发展的教法。
阜南县特殊教育学校田集分校
温泉之乡 温暖学生的心房
阜南县特殊教育学校田集分校,地处温泉之乡——田集镇,校址设置于田集镇任庙小学。学校辖盖田集、赵集、柴集、会龙和王店五个乡镇,学前、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近250人,大部分学生已入校随班就读,目前招收学生30人,其中在校生8人,送教上门学生22人,建档立卡户27人,开设小学培智一班、培智二班两个班级,并设有资源教室等功能室。分校专职教师3人,保育员兼保洁员1人。
与本部及老观分校不同的是,田集分校采取融合教育的理念办学。据了解,融合教育是继“回归主流”教育理念后的全新特殊教育理论,指在平等和不受歧视的前提下,尽可能将特殊儿童安排在所在社区的普通学校就读。采取普通班及特殊班教师合作计划及教学的模式,最终目的是将特殊儿童包含在教育、物理环境及社会生活的主流内。
在田集分校筹办期间,阜南特教学校校长杜瑞鹏多次带领三位支教教师和校领导班子成员到田集分校,与田集中心学校领导、分校校长及工程建设负责人对接,并现场检查饮水设施、悬浮地板等要安装的场地、安排教室装修等问题,并对照开学所需要的问题清单进行商讨,确保开学前各项工作准备就绪。
开学初,班级文化建设人手不够,学校组织校本部教师,利用周末时间,兵分两路,对分校进行紧急支援;分校建设遇到问题,校本部马上组织相关部门开会研究,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分校建成招生后,受到残疾学生家长广泛好评,在家附近就能享受到优质的特殊教育,学生家长表示这体现党和政府对残疾儿童的关心和爱护,解决了残疾儿童入学困难的情况,对特殊教育学校分校的设立,表示赞许和期望。
存在的困难
残疾人作为特殊的弱势群体,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教育、就业、生活状况普遍较差。尤其是盲、聋、弱智三类残疾人更是因为生理和心理障碍无法与主流社会融合,制约因素还很多。
目前,学校基础设施不完善,学生技能训练基地、手工制作活动室、外地教师宿舍等空缺;学校在教学辅助设备、检测和康复专用仪器及专业技能教育设备等急需添置。学校严重缺乏具有心理康复、肢体矫正训练及护理保育知识的专业型人才。因学生属于弱势群体,基础差、自理能力也差,教师工作压力大,需要专职生活指导教师和医生编制。因缺少特殊教育师资、缺乏必要的康复训练设备等,阜南县的失明、肢残等特殊教育学生无法在本县就读,也无法使学生依据自身特点和兴趣特长选择相应专业,做到因材施教。同时普通学校的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尚未建设,严重影响随班就读工作成效。
此外,部分家长不愿孩子到特教学校就读,尚存在残疾学生辍学流失现象。
今后工作思路
学校为加强“控辍保学”工作力度,力争残疾少年儿童入学率达到80%以上,确保在校残疾学生完成义务教育学业。
根据残疾学生身心特点和发展需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积极开展特色课程建设,提高特殊教育的针对性,努力使残疾学生接受合适的教育并得到良好发展。注重学生的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培养残疾学生乐观面对人生、全面融入社会的意识和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注重提高其生活自理、融入社会等能力培养。
鼓励幼儿园接收轻度残疾儿童入园学习,基本满足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需求。依托各类残疾儿童康复机构、福利机构、学前教育机构和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学前残疾儿童早期干预、早期教育和康复,做好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转移衔接服务,并结合各类残疾人特点,以就业为导向,依托职业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残疾人技能培训,提高残疾人的就业和创业能力。
特殊教育正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关爱,虽然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但坚信,有党和政府的关心,各级各部门的支持,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困难将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