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 回家的路 学剪纸
07版:繁星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555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8年11月26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555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回家的路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合肥市第一中学高二(30)班 徐城阳 发布日期:2018-11-26 12:21:00

    2002年立春,我刚出生。听妈妈说,那一年,每年春节都雷打不动回老家陪爷爷、奶奶过年的爸爸依依不舍地和我们告别,一个人背包挤上了春运的长途客车。他说,回家的路太漫长,舍不得让这么点大的小孩挤长途客车,等大一点,再带她一起回家过年。
    我爸爸出生于我省北部偏僻的乡村,距离省会合肥市有350千米。从合肥市回老家,要先坐长途客车到皖北的县城,再从县城转中型客车到镇上,再从镇上搭便车或者借自行车骑回村里。从省道到县道再到乡道,3500千米的行程,早晨6时出发,傍晚6时才能抵达。爷爷、奶奶不时张望着门外的动静,厨房里码放着他们包的饺子,锅里的水开了又开,不知什么时候下锅,那碗饺子才能刚好热乎乎赶上儿子推开家门的那一刻。
    2004年春节,两岁多的我第一次跟着爸妈回老家。就在农历新年前,一条高速公路刚刚建成开通,爸爸是第一次自驾车沿着那条崭新的路带我们回家的。那天,只花了四个多小时就回到了老家,年幼的我一点也没被第一次的“长途跋涉”给折腾到。车的后备箱里放着妈妈早晨炸好的代表合肥风味的糯米圆子,它们和我们一起,热热闹闹赶上了皖北乡村那顿阖家欢聚的团圆饭。
    2015年元旦,爸爸回到家就宣布好消息,又一条新的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了,“从这条路开车回老家,只需要三个小时,你们看,回家的路越来越近了”。
    2017年夏天,我15岁,结束中考的第二天,爸爸就说“走,回老家看爷爷、奶奶去”。早晨8时离开家,上午11时半就站到了老家的楼下,在我感觉,只是听了车里的几盘CD而已。不用再逢年过节像候鸟一样集体奔波了,只要有时间,随时都可以出发。
    周末看纪录片《辉煌中国》,第一集是从百年前孙中山先生的构想说起。孙中山先生当年提出,想要修建铁路、公路,要开凿整修水道和运河,要建设世界级大港……只有这样才能“振兴中华”。百年之后,他描绘的蓝图早已实现,甚至远超出他的想象——单单中国的高速公路总里程就有13万多千米,位居世界第一。
    “越来越近”的回家路让我真正体会到了“中国速度”的含义。不仅仅是连接着我家和老家、城市和乡村之间的高速公路,生活里的点点滴滴都让我亲身感受到这个时代正发生的巨变——高铁的发达,实现“千里一日还”,让“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成为眼前和脚下的现实;网络的发达,让我们出门连钱包都不用带,想买东西只要打开手机让收银员轻轻一扫即可付款;共享单车的出现,让出行更加方便,爸爸原本开车上班,现在改成骑单车上班,他的许多同事都加入了骑自行车和健步走的环境保护行列……
    我很幸运,生长在温暖的中国,拥有平淡安稳时光。正值青春的我,随着年龄的增长愈发懂得只有祖国强大了,我们每一个小家庭、每一个人才能获得幸福;只有更加努力地去充实和提高自我,去为了每一个小梦想、小目标脚踏实地,才能实现整个国家的大梦想。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