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是皖南县城高考文科第一名,她从言行举止到接人待物,一直彬彬有礼,气质脱俗。她感恩父辈,更加情系家乡,创业扶贫,成了乡邻口中的“好娃娃”。她的网名叫做“幸福茶农”,她制茶、煮茶、卖茶,和客户、朋友聊茶。可以说她的生活就是一杯茶,一杯酝酿着无限可能的祁门红茶。
1987年,江雪霞出生于祁门县古溪乡际源村,祖辈世代茶农。2004年,她以祁门县文科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安徽大学哲学系。2008年大学毕业后,她在上海市工作了五年,积攒了创业原始资金及客户资源。2013年,怀着对家乡祁门红茶的热爱,江雪霞动员姐姐江雪琴一起返乡创业制茶、卖茶。两人联合创建了祁门县际源茶厂,注册了以家乡际源命名的“际源春”祁红品牌。江雪霞说,自己创新的初心是希望通过商业力量幸福茶农,探索祁门红茶的无限可能。
“我和大姐、三妹从小在茶园里长大,对采茶、做茶有一定了解,但自己真正进入茶叶市场还是遇到不少难题”。为了解各地茶行业文化,江雪霞姐妹到祁门县、福建省等红茶厂学习取经,她们还奔走于家乡山间,一家一户拜访沟通,最终用真诚的态度和可行的销售方法获得家乡茶农们的认可。
茶厂建立以后,江雪霞为了带动茶农在延续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更加科学、规范地种茶、制茶,定期开设培训班。不想,培训班从最初的三两人倾听,到如今方圆几十千米的茶农,甚至外地的茶农,纷纷慕名前去学习。“刚开始都是留守农村的老人来听,慢慢的,很多年轻人也看到了商机,返乡种茶。”江雪霞介绍。
为了提高茶叶的品质,江雪霞姐妹将先进的溯源理念应用到了茶园管理中。她们与浙江大学茶学专业合作,为基地的每一片茶园建立生长档案,为茶厂的每一批产品建立生产档案,全程透明可查,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
茶厂成立了祁门县际源茶叶专业合作社,不断优化组织管理茶农。通过合作社组织村民进行现代农业培训、统一发放生物农药和有机肥等物资,并邀请农技专家到基地现场指导,带领合作社成员做生态茶园基地,运用现代农业方式统一管理茶园。
“合作社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收购基地的鲜叶,并聘请当地村民到茶厂工作。不仅解决了当地妇女及老年人卖茶难的问题,还在农闲时期给他们提供就业机会,并帮助农村妇女销售辣椒酱、干豆角等农副产品”。江雪霞乐此不疲。
2017年,“际源春”盈利一百多万元,全部投入到茶园管理和提高合作社茶农收入上来,56户社员平均年收入增加5000元。直接带动就业45人,辐射影响1000多人。2018年4月,“际源春”开发的新品——祁红“粽茶”,就给附件村民提供了60个灵活就业岗位,每人每天收入约为150元。“村里一位视力不太好的农户也想加入到‘棕茶’的包装工作。我们鼓励她,给她机会,结果她越包越好,通过劳动赚取收入,开心得不得了”。
江雪霞在传统祁红制作工艺基础上大胆创新,让其形式更多样化;在加工技艺上,跟祁红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人学习,并积极开发新品。在品牌营销和包装上创新,使其更符合现代的消费理念,让祁红拥有越来越多的粉丝。江雪霞用产业和全球化的视野来做祁红,用产业整合方式来打造品牌,与其他产业联合驱动,跨界合作,先后与德云社、逻辑思维、樊登读书会等优质平台合作,并且走从茶园直达消费者,从各个电子商务平台和各大城市的线下体验店到内容营销、植入广告、品牌IP及文茶旅全覆盖的新零售模式。
最近,江雪霞在研制桂花红茶的调制,线上推崇“喝杯好茶,与山对话”。今年5月,原创新品祁红“棕茶”一经推出便成爆款,一个月热销15万个,单品单月销售额过百万元。中秋佳节,推出“月光”、“宝盒”的订制茶品,再度热销。如今,“际源春”已经成为新一代祁门红茶代表品牌。
“比起别人打造花样品牌,我更想从源头做起,利用家乡茶源资源,把生产做好。”在江雪霞姐妹的营销推广下,家乡际源村隔三差五迎来送往着前来参观、考察的客户、茶友。“车子还没开到村口,只要一打听有对姐妹的茶厂,乡亲们便都知道往我家的方向指路”。江雪霞希望自己可以带领更多的茶农致富,探寻幸福。
从曾经的县文科第一名,到后来的大城市高薪白领,再到现在的青年返乡创业致富带头人,江雪霞姐妹的经历是无数黄山市返乡创业青年的缩影,浓厚的家乡情怀,实干的创业精神,创新的传承理念,她们赢得了消费者的喜爱、媒体的青睐,也赢得了乡亲们的认可和支持,为进一步发展时尚新祁红奠定了基础。
选定家乡代表性茶叶产业,走集约化、多元化发展的道路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采用合作经营的方式,既带动了一批乡亲致富,又完善形成规模经营,创业就不是原本意义上的个人奋斗了。采用产学研一体化模式,通过产业整合打造品牌,运用互联网思维,采用新零售模式,革故鼎新,为祁红注入新的时代元素,让古老的祁红重新焕发生机。
团黄山市委书记 曹 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