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干部需要一份担当和纯粹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文化自信的培育途径
02版:青年大学习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554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8年11月23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554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文化自信的培育途径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安徽审计职业学院 徐国斌 发布日期:2018-11-23 10:21:34

  一、文化自信的基本内涵阐述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的重要讲话中谈到:“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由此,他首次提出了“文化自信”这一重要概念,并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这明确了“文化自信”在我国社会发展与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基础作用及长远影响。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文化自信培育的必要性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自信育人目标的一致性
  从本质上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自信都以育人为目标。文化自信强调从文化的角度去塑造人格、培育出优秀的人,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强调通过以意识形态思想去塑造人格、培育优秀的人。其实从具体的培育过程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对人的培育中会强调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在对人的培育中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总之,两者目标一致,在对人的培育上相辅相成,具有紧密的联系。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自信育人机制的互补性
  在对人的培育中,既要通过文化自信来育人,也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思想来进行育人。虽然两者在育人的发生机制方面会有明显不同,但是彼此之间还是有着很强烈的互补性。这主要体现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互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强调从智力因素中的“理性”、“科学”、“规律”等出发,来培育学生的认知能力与行为能力,通过知识、技术、规律的传授来引导主体的具体行为。而文化自信强调从非智力因素“情感”、“意志”、“信念”出发,来不断建构学生的精神世界。由此可以看出,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智力因素和文化自信的非智力因素进行有效的互补,对于育人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促使文化品格内化于心、思想品德外化于行,从而真正实现知行合一。
  三、文化自信培育对思想政治教学的促进作用
  1.有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阵地,提升凝聚力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其本质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教育方向的意识形态教育。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为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被引入中国和被中国化是历史进程的必然选择,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能够正确引导学生思想,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出优秀人才。因而在这个前提下坚持文化自信能够有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底气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阵地。
  2.有助于强化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提升自信心
  让文化自信贯穿于高校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对于大学生文化自信心的培育具有重要意义。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增强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进行文化自信的培育,能够将传统文化的家国情怀、礼仪孝道等传统文化优秀思想基因传承给学生,让学生体验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这能显著增强大学生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感。第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进行文化自信的培育,能够让学生深深体会到正是在近现代最艰苦时期形成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建设文化,成为了引领中国崛起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思想明灯。这将能显著增强他们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豪感。
  3.有助于构建和谐的文化精神家园,塑造价值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育大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的最重要教育途径。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进行文化自信的培育,可以有效帮助大学生认清当前复杂的思想环境,不会随波逐流,从而正确确立自身的文化精神家园。总之,在当前思想多元的开放时代,坚持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进行文化自信的培育,能够打造出触动心灵的教育,对于塑造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具有重要意义。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文化自信的培育途径
  1.发挥马克思主义的力量,激发学生精神动力
  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价值是文化自信的源泉,一旦失去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为指导,文化自信就没有了立足的基础,这主要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价值性和科学性的高度统一,是经过我国革命实践反复证明出的科学真理,是我们用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因此,要有效开展、实施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文化自信的培育,就必须要在思政课堂上教育学生充分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从而让他们深切体会到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伟大魅力,并愿意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将能有效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2.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付诸于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也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精神内核和文化软实力的建设重心。因此,当前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将其付诸于实践,能够让大学生深刻体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身和其根基的文化价值魅力。这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文化自信的培育具有重要意义。
  3.增设传统文化教学内容,丰富课堂文化底蕴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增设传统文化教学内容,从而丰富课堂文化底蕴。第一,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应将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纳入教材。因为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为舶来品,要想在中国生根发芽,真正实现本土化,那它就必须要植根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价值之中。因此,高校在思想政治教材编写的过程中,将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纳入教材,融合进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就显得尤为必要。这将能够扩大学生的思想视野,让学生深入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文化内涵,在内心中生发出文化自信。第二,高校应该增设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相关的公共必修课,如高校可以开设中国哲学史、国学经典、茶艺等必修课程,让大学生在传承传统优秀文化的同时,还应该结合时代需求、现实社会发展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内涵,从而实现对其进行有效创新,这对于激发大学的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4.打造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构筑稳固的精神世界
  校园文化环境是大学生进行精神塑造的隐性场域,因此开展一些优秀的校园文化活动对于引导大学生正确的思想价值观的树立及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将发挥出重要作用。第一,立足于校园网、校园广播及校园报刊等等校园媒体来有效开展关于传统优秀文化、新民主主义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建设文化的宣传,主要内容可以围绕它们的本质特征、科学内涵、彼此关联及在当前时代的重要意义等。第二,依托校园社团开展多样化的文化交流和文化学习活动,如借助文学社团活动开展一些宣传传统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创作大赛、辩论会等。第三,利用好重大节日,开展一些针对性的活动,如在五四青年节、国庆节等开展相关主题的展览活动和演讲大赛,这对于弘扬革命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以上举措都能够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激发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总之,当前我们必须要清醒地看到,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经常遭受到别有用心人士甚至是某些西方国家的干涉和攻击,他们故意鼓动错误思潮、抹黑中国历史和丑化政府、人民等,尤其是在当前思想多元化、开放化的时代,这种干涉和攻击愈发频繁。他们企图抵消我国思想政治教学效果,以彻底动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因此,在这种形势下,高校要不断加强师生的文化鉴别力,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实现我国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