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斯航,合肥市第八中学高一(5)班学生,爱好写作。
写作感言 从小学时候的写作文到后来自己愿意写的日记,生活的点滴终于可以变成文字保留在纸上。最初的写作,是一种记录,不仅有成长的点滴,还有生活的变化。这时,我更多的是生活的观察者,伴随着成长的脚步,看我身边的一草一木、一天一年。我愿意,记录下早晨上学的喜悦、父亲等我放学的疲惫、弟弟在草场上看我们的清澈眼神。我也愿意,记录生活中的困惑,不仅仅是秘密,更愿意是一种记忆。
但是后来,在老师的帮助下,在读书的渐进中,我学会了表达,用文字表达一种情绪、一种态度、一种不一样的生活。我发现,重的不仅仅是书包,更多的是知识在青春中的沉淀;快的不仅仅是节奏,还有心灵与时代比赛的脚步。学会了在窗前静思,然后是反思,目标在思辨中更加清晰,表达就更加流畅。学会了梳理情绪,在懵懂中坚定前行。真的喜欢写作,意味着我不仅仅是生活的记录者,还是思考者。
※ 父 亲 ※
前几日气温骤降,股股寒流横冲直撞,然而转念一想,大地仍是有微微暖气在缓缓吹的呀。
我久久地、久久地凝望着您的双眼,情感交织,暖流冲向全身……
那天清晨,秋雨潇潇,我与父亲同撑着一把伞走向车位。我带着早起一如既往的烦躁,漫不经心地回答着父亲一个一个关于学校生活的问题。上车后,我倚在座位上假寐,父亲似乎没意识到我的困倦,毫不理会我的敷衍,仍固执地滔滔不绝。隔了一会儿,我见他还没停下来的意思,终于大吼:“别吵了!让我睡会儿!”“哦,好、好的。”父亲被我的吼声吓了一大跳,小声地说。睁开眼的那一刹那,我眼角的余光瞥到了后视镜里父亲的眼睛——好像突然一下,他眼睛里闪烁的光就黯淡了下去,厚厚的眼镜片遮挡不住他眼睛所反射出来的惊惶、不知所措,还有……那是什么?是失望吗?抑或是淡淡的悲伤?
我怔住了,过去从未见过父亲这般神情。是他从未这样表现过,还是我从未认认真真地观察过渐渐变老的父亲?
夜晚很快即降临于世,月光与学校的灯光交相辉映,万事万物都有了光明。我匆匆走出校门,远远地便看见了四周张望的父亲。他站在路灯下,昏黄的光照得他脸色很不好。再走近几步,他双眼中流露的情感就清楚地暴露在我面前。与早上失去光芒的眼睛不同,现在他的双眼是明亮又清澈,不禁让我想到了孩童等待着拆礼物时的眼神,有浅浅的期待与微微的欢愉,眼珠不停转动着寻找我的身影。我猛地窜到父亲的身旁,他有些尴尬,转身带着我走向车位。
父亲的影子被灯光拉得老长,好像我往前踏一步就能踩上。忆起八年级那年暑假天天上课的煎熬与我和父亲来来回回的场景,还有我不停歇的抱怨与热得满头大汗的父亲的沉默。我当初还怪他冷漠,现在回想起来大概是我的麻木啊。即便隔了这么久,也确是能想起父亲双眼中在疲惫之下隐藏着的心疼与无奈,只是倔强的我不愿承认父亲的关心罢了。父亲的双眼犹如此起彼伏、抑扬顿挫之音乐,在我脑海中回环往复,那因我而多变与细腻的眼神,藏在父亲看似严肃的外表下,我竟过了这么久才发现。
快乐、惊愕、愧疚……种种情感如一团杂乱的线条,越是用力扯越混乱,不可名状——没错,这便是感动呀,情感的触动。我感到眼睛里蒸腾出了温热的霞光,好像有一只毛绒绒的小松鼠在我内心的田野跑过,激起阵阵麦浪。模模糊糊间,我看到父亲被柔和的车灯映出的光包围着,我冲他一笑,滔滔不绝地讲起在学校的一天。
“给时光以生命,而不是给生命以时光。”帕斯卡如是说。父亲,过去的麻木蒙蔽了我对您爱的体会,我要找回那个对一切充满感知的自己,让我与您度过的时光充满生机与真情。
父亲的双眼使我长存感动之心,于是,便知温暖之流是永驻于世间的。
※ 假期散记 ※
学 习
原以为中考后的假期生活是自由且欢脱的,却同过去的没什么两样——塞满了作业、预科班和从头发尖到脚指头的炎热与疲惫。大脑高速的运转,手指颤抖的动作,眼睛僵硬的凝视,都让我感到失望与挫败感,这个暑假同我想象的千差万别,中考前的努力仿佛换来的只是一个冷酷的三位数,别无其他。
是夜,月色颇佳,仰见飞云过天,变态万状,我忽然明白:我努力地学习,不是为了取得一个满意的成绩而让我有充足的理由去放纵自己,而是为了填满人生这片空白的天空——用我学得的知识、悟出的道理来赋予它颜色与情态,充实我微薄的思想,让这天空里有着不同且饱满的云彩,让我在每晚入睡且回想一天之时,感到满足、欣慰和毫不后悔。
村上春树有言:“活着就意味必须要做点什么,请好好努力。”今年的假期生活我没有辜负自己,还望以后的年年岁岁我都能似如今这般坚持学习与探索,保持对新知的热爱和好奇。
太 平
眼前,便是太平湖了。
阳光并不十分强烈,湖面却熠熠生辉,横无际涯,广远无边。幽绿色的水面中映衬着墨色的群山,在云的渲染下看得不十分真切。若是下了小雨,远看仍是波澜不动,近看则会有一串串的小圆圈,滴滴答答,似乎是想说什么又不敢开口,羞答答地躲入湖中。走近太平湖边,她清晰地映出了我的模样。这么多年来,她见过了多少人?经历了多少事?无论这人间是多么跌宕起伏,她就那么静静地躺在那儿,柔软却又坚定,太平啊太平。
在太平湖的注视下,我的内心统统透明一般呈现在我眼前:我看见了浮躁与不安。前段时间为了中考而盲目地刷题,破坏了我曾珍视的平和,接二连三的考试与不满意的结果令我慌乱,即便我没有事做也无法像过去一样静下来,内心像是有一团飓风,搅得我团团转。
而现在,眼前是太平湖,我好像找到了飓风的中心,四周是一片寂静。感动之情,升腾而起,化作团团青烟,细微地渗透地包围过来。
这个假期,我来到了这大美之境,再一次找回了平和与宁静,再一次学会了欣赏真正的美。
世 界
听听,那世界。看看,那世界。嗅嗅闻闻,那世界。
假期闲来无事,我常靠在墙边出神地望着窗外。我看见两个老婆婆蹒跚着拎着一塑料袋的菜与水果,我看见两只花猫在楼下的草丛里翘起尾巴对视,我看见夜色朦胧时路灯自身的影子。前几日在《目送》中读到:“这世间的风景于我的心如此‘明白’,何尝在我‘心外’?”彼时,王阳明的话在耳边响起:“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阳光普照万物,每天都有不同的人骑着自行车去做不同的事情,路旁的小贩也在卖不同的小玩意。夜晚,月亮露出它可爱的脸颊,她的每一天都不同,让人倍感新奇。
世界万物都在似流水般变化,新的未来哪有不取代过去的道理?初中生活已成为过去式,我不能再陷在中考的激情与疲累中,我要睁开紧闭的双眼望向崭新的前方。这个假期生活好比一个渡口,我在此将沉重的过去抛却在岸边,做好充足的准备,即将扬起风帆向远方飞航。
※ 敬畏且郑重 ※
——读《目送》有感
目送亲人的背影
安德烈上小学在与母亲龙应台分别之时,她目送着他瘦小的背影,他不时地回望着,好像穿越了一条无边的时空长河,交汇,相融;10年之后,安德烈不再回首,闪入一扇门后便倏忽不见,无论母亲如何深情地目送,却再没有回头的一瞥;那沉沉飘雨的一天仍历历在目:龙应台站在距离炉门不过五米处,凝望着父亲沉重的棺木滑入火葬炉中,深深、深深地将这最后一次的目送刻在脑海里……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仅在前几日,好友的爷爷去世了,我第一次对死亡有了一些模糊的认识,看着好友家人们决堤的泪水,昔日熟悉的爷爷现今却化成了随风即逝的灰。踱出那小小的房间,外头是一片空旷的草坪,弟弟正光着脚丫在那软软的草中跑来跑去。他还小,自然不懂什么是死亡,清亮的眼睛盛满喜悦地望着我。我看着弟弟的背影,目送着他转身向更远、更软处跑去,斜阳浅照,影子随着那小小的人儿一起跑着。我好像明白了点儿什么。
我总觉得,目送从不是一个伤感的词,它是在警醒我们要抓住当下,珍惜现在的小确幸呀。我还记得每天早晨母亲精心准备的早餐、父亲坚持要开车送我上学时打的哈欠、弟弟逗我开心让我放松时搞怪的鬼脸,还有傍晚放学时天边那粉色的一抹晚霞……
在很久很久以后,我会目送亲人的离去,我希望那时留在这世上的全是美好的陪伴与回忆,而没有分毫的后悔。
《目送》中不仅提到了龙应台与亲人们相处的时光,还有对人生与世界之变化的感悟。
目送世间的变迁
一辈子被称为“才子”的沈君山,却三度中风昏迷,一个人,独自一个人在加护病房里;龙应台曾如此爱美的母亲,却深陷回忆的漩涡,变得恐惧与悲伤;承受了数吨炸弹与地雷的金门岛原是荒芜与悲惨的,被时代的残酷所伤,而如今却浮现出了欢乐的讯息,朴拙而幽美;曾有人大肆屠杀所谓“恶毒”的狼群而不受管制,龙应台却指出为我们越来越需要狼群,呼吁尊重“狼权”的团体越来越多……
“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假期闲来无事,我常靠在墙边出神地望着窗外:每天都有不同的人骑着自行车去做不同的事情,小区对面的小贩在卖不同的小玩意;夜晚,月亮露出它可爱的脸颊,她的每一天都不同,让人备感新奇。偶尔翻开一本本厚实的历史书,我欣赏那朝代的更迭、君王的替换、百姓生活在富裕殷实与水深火热间的转化、社会性质的过渡与变迁。
世间万物无时无刻不在似流水般变化着,新的未来哪有不取代过去的道理?这变化或好或坏,人们相信或不相信,似乎是命中注定它总会降临于世。而有幸能目送这种种变迁,使我在亲身经历变化之时,能满怀勇气,踏着坚定的脚步在汹涌的潮流中稳定地航行。
“岁月的百鸟一只一只地从窗前飞过,生命的千帆一艘一艘地从眼中航去——许多飞航得远了,还有许多正从那些不可预知的角落里飞航过来”。
我敬畏且郑重地目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飞航。